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郵編:453800 代碼:410724 區號:0373 拼音:Huojia Xian
獲嘉縣位于河南省北部,新鄉市西部。東經113°30′-113°44′,北緯35°02′-35°20′。東連新鄉縣,南接原陽縣,西鄰武陟、修武二縣,北與輝縣市隔大沙河相望。全境南北最長34千米,東西最寬21.4千米,總面積473.1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8平方千米。總人口40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東距新鄉市20千米,西距焦作市40千米,南距鄭州市70千米。
獲嘉縣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高東低。海拔高度在74.2-87.5米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986-2004年年均氣溫14.6°C,年均無霜期221.2天,年均降雨量557.2毫米,年均降雪日14.1天,年均日照2058.4小時。
行政區劃
獲嘉縣轄8個鎮、3個鄉:城關鎮、照鏡鎮、黃堤鎮、中和鎮、徐營鎮、馮莊鎮、亢村鎮、史莊鎮、位莊鄉、大新莊鄉、太山鄉;西工區管理委員會。
城關鎮 代碼:410724100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大西關居委會、四街村、東關村、南關村、小西關村、宋莊村、東城后村、西城后村、二街村、大洛紂村、小洛紂村;獲嘉縣原種場。
照境鎮 代碼:410724101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照境村、東彰儀村、西彰儀村、小王莊村、巨柏村、沈莊村、桑莊村、彥當村、前李村、后李村、陳固村、東倉村、西倉村、樓村、安村、馮村、方臺村、三位村、樊莊村、員莊村、前寺村、后寺村。
黃堤鎮 代碼:410724102
2006年,轄11個村委會:黃堤村、南馬廠村、北馬廠村、江營村、獅子營村、安儀村、孫莊村、張翟莊村、劉橋村、西馬廠村、中馬廠村。
中和鎮 代碼:410724103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東街村、東小吳村、北街村、西街村、南街村、西小吳村、羊二莊村、小官莊村、后寺村、三劉莊村、前五福村、后五福村、小營村、大官莊村。
徐營鎮 代碼:410724104
2006年,轄25個村委會:徐營東街村、徐營西街村、徐營后大門村、徐營北莊村、徐營北街村、望高樓獅口村、望高樓南堂村、望高樓東營村、望高樓侯堤村、大林村、楊馬莊村、宣陽驛東街村、宣陽驛西街村、邢韓村、李吳巷村、宋吳巷村、趙吳巷村、西望高樓村、東望高樓村、西浮村、東浮村、鐵官灘村、南官灘村、坑東村、坑西村。
馮莊鎮 代碼:410724105
2006年,轄23個村委會:馮莊村、新安屯村、尹寨村、岳寨村、野場村、崔槐樹村、張槐樹村、忠義村、古墻村、前小召村、固縣村、張莊村、張堤村、職王村、屯街村、職莊村、王井村、寺后村、劉莊村、段莊村、趙圪瘩村、梁堤村、孟營村。
亢村鎮 代碼:410724106
2006年,轄23個村委會:亢南村、亢西村、亢北村、王官營村、劉固堤西街村、豐樂屯村、新城村、牛屯村、府莊村、劉固堤東街村、王朋莊村、李道堤村、夾河村、郭堤村、山頭王村、小王莊村、賀莊村、王貴樓村、紅荊嘴村、大毛莊村、吳廠村、小毛莊村、郭寺村。
史莊鎮 代碼:410724107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史莊村、東永安村、西永安村、馬莊村、岳莊村、賀莊村、朱莊村、前小屯村、后小屯村、十里鋪村、西曹莊村、閆莊村、大清村、鄧莊村、西張巨村、陳莊村、中張巨村、東張巨村、楊洼村、江村、李村、高廟村、范莊村、莊村。
位莊鄉 代碼:410724200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陳位莊村、大位莊村、石佛村、馬營村、馬營橋村、王治村、前漁池村、中漁池村、后漁池村、辛村、南屯村、徐莊村、蘇章營村、葛莊村。
大新莊鄉 代碼:410724203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大新莊村、南莊村、東劉村、西劉村、孫崗村、后小召村、南務村、北務村、張莊村、西古風村、新豐村、東新莊村、西新莊村、段巖村、高旗營村、東碑村、西碑村、大呈村、張卜村、帥莊村、郭莊村、孟莊村、小呈村、田樓村;獲嘉縣園藝場。
太山鄉 代碼:410724204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太山村、辛章村、小莊村、沙窩營村、西寺營村、東寺營村、塔洼村、程操村、鄭莊村、程玉村、官莊村、羅旗營村、東古風村、晁莊村、李莊村、曹莊村、韓小營村、王莊村、孝合村、大張卜村、陳孝村、董莊村、丁村、馬莊村;獲嘉縣農場。
西工區管理委員會 代碼:410724560
2006年,管理1個社區、3個村委會:社區、花莊村、后莊村、招民莊村。
歷史沿革
獲嘉縣在上古、夏、商朝為寧邑,屬畿內地。周武王滅商后,將寧邑改名修武邑,屬鄘國,后屬衛國。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修武改名南陽,屬晉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屬魏國。周郝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改南陽為修武。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始置修武縣,屬三川郡衛州。
據《中州雜俎》: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春,漢武帝駕幸豫北,走到汲縣的新中鄉(今新鄉市西南6千米的張固城村),恰在這時,路博德派使者獻來南越國丞相呂嘉首至,武帝大喜,取擒獲呂嘉之義,改新中鄉為獲嘉,并置縣,屬河內郡。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獲嘉為侯國,境域仍名修武。三國、晉,復置獲嘉縣,先屬朝歌郡,后屬汲郡。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遷獲嘉縣治于新樂城(今新鄉市)。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共縣,移獲嘉縣治于共城(今輝縣市)。隋開皇四年(584年)廢修武郡,移獲嘉縣治于南修武地(今徐營鎮宣陽驛村),為獲嘉縣治今地之始,屬河內郡。開皇十六年(596年)于獲嘉縣置殷州。煬帝大業初年廢殷州,保留獲嘉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于獲嘉置殷州,轄獲嘉縣、修武、武陟、新鄉、共城五個縣。貞觀元年(627年)廢州留縣。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獲嘉縣城從宣陽驛村遷至今縣城,屬河北道懷州。宋朝天圣四年(1026年),獲嘉縣從屬懷州改屬衛州,一直沿襲到金末。元、明、清、民國,獲嘉均屬衛輝府。
1948年11月2日獲嘉縣城解放,屬華北人民政府太行行署四專區。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屬平原省新鄉專區。1952年平原省撤銷,歸河南省新鄉專區。1960年8月撤銷獲嘉縣并入新鄉市。1961年10月恢復獲嘉縣,屬新鄉地區。1986年2月撤銷新鄉專區,獲嘉縣劃歸新鄉市管轄至今。
?年,獲嘉縣轄7個鎮、7個鄉:城關鎮、照鏡鎮、亢村鎮、中和鎮、徐營鎮、馮莊鎮、黃堤鎮、張巨鄉、大呈鄉、大新莊鄉、太山鄉、位莊鄉、史莊鄉、丁村鄉。
2000年,獲嘉縣轄8個鎮、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81227人,其中: 城關鎮 40254 照境鎮 33562 黃堤鎮 21851 中和鎮 26876 徐營鎮 31564 馮莊鎮 41860 亢村鎮 42372 史莊鎮 26093 位莊鄉 26482 張巨鄉 15840 大呈鄉 12814 大新莊鄉 24276 太山鄉 25702 丁村鄉 11681
2004年末,全縣轄城關、照鏡、史莊、黃堤、中和、徐營、亢村、馮莊8個鎮和位莊、張巨、大呈、大新莊、太山、丁村6個鄉,215個行政村、3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85996人。其中城鎮人口47357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2%。
2005年,獲嘉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丁村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太山鄉管轄,太山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張巨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史莊鎮管轄,史莊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大呈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大新莊鄉管轄,大新莊鄉人民政府駐地為北務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獲嘉縣轄8個鎮、3個鄉:城關鎮、亢村鎮、中和鎮、照鏡鎮、黃堤鎮、徐營鎮、馮莊鎮、史莊鎮;位莊鄉、大新莊鄉、太山鄉。
全國與獲嘉縣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