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市懷寧縣馬廟鎮南山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0822103 | 身份證前6位:340822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隸屬政區:馬廟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H | |
南山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南山村的位置及面積概況
南山村位于懷寧縣馬廟鎮最南端,東與本縣公嶺鎮寶福村接壤,南與公嶺鎮水磨村以一路分隔,西邊同本鎮新安村相連,北邊和本鎮鹿苑村及楓林社區毗連,總面積為7.2平方公里,本村南北長約3.6公里,東西約2公里,地形地貌為崗地丘陵,目前南山村轄44個村民小組、950余農戶,有農業人口3217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接近600余人。有水田2506畝,山地1500畝,山場面積達3000余畝。
二、南山村的交通、電力、通信及經濟現狀
南山村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以完成6.3公里,完成砂石路達23公里,目前除王墩自然組外,能保證其他的村民組村民晴雨通行。南山村農網改造已全部結束,徹底解決了村民用電質量差的困擾。網絡通訊設施經電信部門多次改善,有了極大的提高。
南山村集體經濟基礎相對薄弱,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所得為主,農業收入占的比例相對很小,農戶種植水稻、棉花除少量的出售外,基本上是自給。近年來有外鄉種糧大戶租種農戶責任田進行連片耕作,極大地解決了良田拋荒的狀況。
三、南山村的資源優勢及特色產業
南山以水稻種植為主,目前棉花種植呈上升趨勢,油菜種植主要自給,近年村民利用靠近縣城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其中有丁士勝的鴿子養殖場、牌樓丁小犬的金銀花種植以及柘莊丁邦祺的山雞養殖初具規模,發展態勢良好,南山現有的資源有:小二型光明水庫,經縣水利局立項施工,現其大壩除穩固外,亦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水庫北邊有規模宏大的丁氏祠堂,庫中有半島,其間綠樹掩映,景色宜人。今有本村黨員丁邦明借托水庫資源以及丁氏祠堂的人文資源優勢,利用水庫半島發展生態農莊,該農莊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已初步完成,不久的將來,游人來此地觀光旅游,定能感受到自然山水帶來的魅力。南山還有小水庫、堰、塥、塘等多達200余口,并且村境內河道縱橫交錯,水資源豐富,除灌溉外用水外,仍可以發展特色養殖。
四、南山村的歷史文化資源現狀及前景
南山的名字由來已久,據家譜資料考證,早在明朝時期就有南山嶺一詞,其中:丁家老牌樓、丁家破樓、丁家蒼莊在清雍正年間人丁興旺且盛及一時,尤其丁家老牌樓的老堂廳,相傳是清代狀元劉二宰的狀元府,據老人回憶起老牌樓老堂廳,其建筑規模宏大,而且保存明清建筑風格最為完整,并且有前后花園。只可惜一九六六年為修光明水庫而拆毀,目前遺留下的“三元及第”石碑和部份雕花古青磚足見當時的建筑輝煌。丁家破樓殿堂廳在清代曾出現丁祝、丁凱二位進士,丁家破樓現遺留下的石鼓、石鏡可以說明當時的興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改善,南山村境內部份老堂廳得以重修或重建,目前王墩組王氏廳堂和丁家蒼莊修繕最為完整也最具有代表性,既有歷史傳承又有世代特征,能夠讓在外多年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溫暖,既有親情的牽掛,又有對故里的思念。
南山的古樹較多是一大特色,樊莊組有古松樹一顆,高達數丈,主干雖三個成年男子不能合圍,其樹型奇特而美麗,樹齡不下500年,目前該樹根系裸露,急待保護。柘莊四季青樹,生長在柘莊組東、田邊一古墳處,其型于傘狀,年齡高達數百載,終年長青,堪稱奇樹,由于近年受病蟲困擾,有枯死之危。另外還有蔣莊古楓樹、破樓古楓樹、方莊古栗樹等等都是見證南山歷史滄桑的活化石。
五、南山村的未來及發展
南山村現任兩委一班人把打造美麗南山、魅力南山作為工作的重點。并把村部搬遷與中心村莊建設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整體規劃布局,力求村級發展與耕地保護、資源保護相結合,分段分步實施。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打出南山品牌,把光明水庫生態農莊建設與南山悠久歷史文化相結合,讓更多人了解南山。把構建平安南山、和諧南山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給在外打拼南山人有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伴雖著南山村部大樓的即將落成以及南山光明生態農莊配套完善,美麗南山將以嶄新姿態笑迎八方來客!
全國與南山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