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陸良縣大莫古鎮新村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30322106 | 身份證前6位:530322 |
長途區號:0874 | 郵政編碼:655600 |
隸屬政區:大莫古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云D | |
新村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新村村民委員會 地處半山區,與石林縣西街口鎮相接。轄新村、山后、獨房子、麥田心、霧露頂5個自然村。全村土地面積30平方公里,有耕地9000畝,其中水田3800畝,旱地5200畝。有1477戶, 5639人,其中彝族132人。有村組干部33人,黨員86人。糧食總產200萬公斤。全村道路交通條件較好,田間道路四通八達。全村有村級衛生所1個,各類醫務人員5名,有病床11張。全村有小學3所,教職工40人,在校學生1078人,入學率100%,為社會培育出了李昂生、張自兵等優秀人才。全村社會經濟發展良好,產業結構調整富有特色,特色產業有烤煙、畜牧、蘿卜絲、秋洋芋、大蒜等。新村烤煙生產占據了農業生產的主導地位,同時,有較好的區位優勢,6000方豐富的大理石,提供了大量的石材資源,全村有2座水庫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全村治安良好。
書記:盧保良 主任:王小平 副書記:昂 洋 副主任:資樹榮
新 村 系新村村委會駐地。地處半山區,彝、漢兩個民族雜居。在很早以前,有獵人來打獵,然后在此建立一個新的村子,故名新村。有516戶,2040人,其中彝族:33戶,108人。耕地面積481畝(水田233畝,旱田258畝),該村交通條件便利,每逢周日是趕集日,歷史悠久,是方圓15公里以內群眾農特產品、大牲畜交易的集散地。主產:玉米、小麥、水稻。烤煙生產占據了該村農業生產主導地位,是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駐有個體工商戶30戶。小莫古—新村水泥路通往324國道。
霧露頂村 地處半山區,與石林縣西街口鎮相接,彝、漢兩族雜居。很早以前,叫五家露,傳說只有五家人居住,山高林密,經常起露,而且全天都有霧,所以改名霧露頂至今。農戶居住地勢較高,人才輩出。有604戶,2210人,其中彝族10戶,45人。耕地面積1500畝(水田700畝,旱田800畝),主產玉米、小麥、水稻等。烤煙生產占據了該村農業生產主導地位,是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駐有完小1所,個體工商戶7戶。鄉村路通往石林縣西街口鎮。南昆鐵路過境。
麥田心村 地處半山區。丘陵地帶,與大地村相連。該村居住于田野中,故名麥田心。該村共有160戶(565人)。耕地面積481畝,(水田233畝,旱田258畝),主產:玉米、小麥、水稻。烤煙生產占據了該村農業生產主導地位,是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駐有個體工商戶1戶。
山后村 地處半山區。在140年前從霧露頂村遷至一座山的背后,因此而得名山后。該村共有120戶(509人)。耕地面積398畝,水田、旱田各一半,主產:玉米、小麥、水稻。烤煙生產、畜牧業占據了該村農業生產主導地位,該村即將建成一個萬頭PIC養豬場,村中有大理石加工場一個。駐有個體工商戶2戶。
獨房子村 地處半山區。在100多年前有一家人從霧露頂遷入此地居住,故名。該村共有168戶(565人)。耕地面積392畝,(水田194畝,旱田197畝),主產:玉米、小麥、水稻。烤煙生產占據了該村農業生產主導地位,是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駐有個體工商戶1戶。
全國與新村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