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市石臺縣丁香鎮新中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722103 | 身份證前6位:341722 |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隸屬政區:丁香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R | |
新中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新中村地處丁香鎮西部,全村轄10個村民組305戶1160人,村域面積7.75平方公里。2007年12月新中村進行了村級規模調整,由原紅星村和新中村合并而成,2012年12月份成立了新中村黨總支部委員會。
1989年,新中村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0安徽省委提出《關于學習新中精神的決定》。
在1994年被確定為第一批生態經濟示范村,當時新中村依據實際情況和現有林業資源,對高山、遠嶺全面封禁,充分發揮森林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功能;近山、緩坡建設經濟林、生態林和用材林,增加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自2007年底新中村共栽植楓、株闊葉林2100畝,經濟林(杉、松、果、竹等)38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新中村始終堅持以生態產業為中心,使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新中村所有農戶全部使用節能灶,共建設沼氣262口,發展太陽能190戶,并普遍合理利用液化氣、電能。
于2004年制定了《新中村生態村建設規劃》和《新中村生態旅游建設規劃》,并結合《規劃》在村莊、道路、果園、茶園等建設方面逐步實施,嚴格按生態產業標準建設。2007年新中村被確定為“鄉村旅游”示范村,并首次開展了“農家樂”示范戶試點工作。
2005年在市委主要領導、縣委縣政府及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新中村公路列入了“村村通”工程,并付諸實施。通過一年多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原新中村實現了“通村、到組、達戶”水泥路,其中村民共投工投勞2000余個,集資6萬余元,工程質量得到了省、市、縣交通部門領導的高度評價。
2005年9月市委主要領導(童書記)到新中調研,對新中村民飲用水問題十分關心。2006年新中村在縣水利局的幫助下,因地制宜地,開展了村民安全飲用水建設,到07年底新中村共建設飲用水池13座,蓄水量180m3,鋪設管道16000m,全村1160人都喝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自1988年新中村安裝第一部電話到2007年止,全村305戶共開通電話272部。05年10月電信部門在新中還開通了“寬帶網”和全縣首個“鄉情網”,廣大村民可在家中撥打程控電話和上網,并享受在全村區域內免費撥打電話的諸多優惠。
新中村現有面積11625畝,其中有林地7100畝、茶園2080畝,耕地960畝,我們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工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先后分別成立了新中茶業專業合作社、成立瓜菜合作社、成立生產發展互助組。
2005年10月新中村(原新中村)成立了老年協會,通過協會為老年人服務,以“六個老有”(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為標準開展工作,由于新中村在敬老、愛老方面所作成責突出, 06年被評為“全國敬老愛老模范村”。
新中村一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法開展實行計劃生育工作,同時關心計劃生育貧困母親,關愛女孩。并通過多方努力。于2005年爭取了“幸福工程•幫助貧困母親”項目,該項目得到了上海市幸福組委會、上海市計劃生育協會的資助,用于救助計劃生育家庭的貧困母親。國家幸福工程組委會一行到新中檢查、調研時,對新中村計生協會的各項工作給了充分肯定。新中村計生協會也被授于“全國先進協會”稱號。
2010年度,新中村榮獲“安徽省五好村級黨組織標兵”稱號。
在農業發展方面,先后引進煙葉種植、大棚蔬菜和無性系茶園基地發展項目,兩年來,共發展煙葉種植面積700余畝,新建大棚蔬菜基地60畝,擴建集中連片茶園基地60畝,在農業產業結構上逐步深化改造,突破傳統農業的局限性,在新型產業富民增收上不斷創新。
2011年度,在新中村黨支部結對幫扶單位市規劃局的幫助下,新中村重新制定了整體規劃發展項目書,為下一步村級發展既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全國與新中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