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十里海養殖場
一、基本情況
十里海養殖場始建于1985年,集苗種繁育、大田養殖、工廠化養殖、人工越冬于一體,是我國北方名副其實的海珍品繁育、養殖基地,技術水平全國先進。中國對蝦養殖曾連續獲得單產、總產、規格、效益、出口創匯五項指標全國第一,二十余項科研成果獲農業部、省、市科技進步獎勵。1997年被列為國家級科技興海示范區。2001年先后被農業部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河北省水產局命名為“南美藍對蝦引進繁育示范基地”、“河北省東方豚類原種場”、“河北省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
十里海養殖場位于唐海縣城南20公里處,距離正在興建的曹妃甸港口18.4公里,是臨港經濟區的第一著陸點,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行政機構、領導班子
十里海養殖場轄三個養殖分場、水電服務公司、養殖服務公司,機關設黨群辦公室、綜合辦公室、生產辦公室、財務室四個辦公室,場內設有小學、醫院,駐場單位有邊防派出所、變電站。
養殖場領導班子成員共6名。
-、場長:劉寶珍,男,漢族,41歲,大學文化,0黨員,高級水產工程師。
黨委副-、紀委-、工會主席:李繼順,男,漢族,32歲,大學文化,0黨員,政工師、水產工程師。
黨委委員、副場長:李時怡,男,漢族,49歲,大專文化,0黨員,政工師。
黨委委員、副場長、武裝部長:柴友明,男,漢族,47歲,高中學歷,0黨員,政工師。
黨委委員、副場長:田剛,男,漢族,43歲,大學文化,0黨員,政工師。
掛職副場長:鄭玉軍,男,漢族,32歲,大學文化,交通工程師。
三、經濟發展特色
十里海養殖場是國有大型海水養殖專業場,養殖面積2.64萬畝。近年來,這場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戰略,面向市場,依托科技,發揮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漁業、設施漁業、現代漁業,加速產業內部結構優化升級,形成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的濱海特色漁業產業帶。
品種結構不斷推陳出新,特色養殖方興未艾。狠抓了“種子工程”建設,按照“品種調新、引優育強、多中求活”的發展思路,在搞好傳統的中國對蝦育苗、養殖的基礎上,從1996年開始積極加快品種結構調整步伐,先后引進了日本對蝦、河豚魚、牙鲆魚、海蟄等10余個新品種,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的特色養殖之路,多項苗種繁育攻關項目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勵,技術達到我國北方海區先進水平,形成完善的自繁自育體系。
依靠科技挖掘資源潛力,大田養殖體系漸趨完善。該場擁有400余個連片蝦池,配套設施完善,實現了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和集約化經營,具有很強的規模優勢。幾年來,該場不斷借鑒成功經驗,優化養殖模式,先后探索并推廣了“多、稀、混”養殖模式、一年雙茬養殖模式、海蟄與蝦類混養等多種模式,有效降低和轉化了養殖風險。實施了蝦池改造項目,建設了專業化小型漁塘,促進了河豚魚等特色魚類養殖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大力開發設施資源,工廠化養殖勢頭強勁。自1999年以來,先后投資近千萬元用于新建和改造工廠化養殖設施。目前,全場擁有五座育苗室(7660立方米)、一座越冬溫室大棚(3300平方米)、海水養殖工廠化車間3座(9000平方米),設施漁業總面積達到19960平方米,成為一個多功能、現代化、高標準的工廠化養殖基地。基地以種苗生產為中心,以工廠化養殖作拉動,輻射和帶動了周邊地區海水養殖業,對繁榮京、津、唐以及周邊市場起到了促進作用。
四、特色產業、特色產品
特色產業:中國對蝦養殖、日本對蝦養殖、河豚魚養殖、牙鲆魚養殖、海蟄養殖、梭子蟹養殖
特色產品: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河豚魚、牙鲆魚、海蟄、梭子蟹
五、招商引資項目
《日本對蝦與海蟄養殖項目》。該項目規模15000畝,總投資1242.5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40萬元,流動資金1032.5萬元。預計收獲海蟄787.5噸,車蝦405噸,年平均總產值2452.5萬元,新增純利潤855.1萬元,投資回收期1.5年,項目建設期2003—2004年。
《中國紅鰭東方豚生物繁殖及樹脂交換—堿化提毒工藝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6000萬元,項目建設期2002年6月—2004年10月。建成后,年可產河豚仔魚300萬尾,大規格魚種200萬尾,成魚2000噸,提取毒素4000克,將使河豚魚的藥用價值得到開發,實現大幅度轉化增值。
《河北省國家級東方豚類原種場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800萬元,項目建設期2004年3月—2005年2月。建成后年可產生銷售收入1528萬元,投資回收期3.1年,投資利潤率32.4%。
《海水灘涂及淺海生態健康綜合養殖技術推廣》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項目建設期2004—2006年。建成后年可生產河豚魚800噸,牙鲆魚80噸,車蝦150噸,海蟄300噸。年均總產值22046.5萬元,稅后利潤5274.5萬元。
《南美藍對蝦引進與推廣》項目。該項目已與國家948辦公室正式簽約,引資80萬元,計劃從美國夏威夷引進無特定病源(SPF)親蝦1500尾,培育SPF健康苗種和SPF親蝦,項目建設期2004年7月—2006年7月,利用三年時間推廣北方三省一市養殖面積15萬畝,投資收益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