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沛縣楊屯鎮卞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0322102 | 身份證前6位:320322 |
長途區號:0 | 郵政編碼: |
隸屬政區:楊屯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蘇C | |
卞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卞莊村是境內緯度最高的村,西與山東省的孫莊村接壤,東與北陶官屯相鄰,南面是舊姚橋村和劉官屯新村,北部2公里便是昭陽湖。村體南北長900米,東西長800米。村域總面積3.62平方公里,耕地27公頃,居住面積1090畝,人口3976人,1048戶。
該村莊黃河沖積平原上,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海拔為33.5米。土壤分為兩類,村北是淤土地,村南是沙土地。村民根據土地性質科學種田,村北以水田為主,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小麥;村南種植蔬菜和五谷雜糧。
卞莊村的由來:相傳明朝,袞州府小孟莊集居住著兩個戶數較多家族,即卞姓與張姓,兩家因在鎮上爭霸斗毆,以致訴訟。 后來卞姓因官府無人撐腰而敗訴,從而家道衰落,生活困難,加上官司打輸了感到面上無光,于是遷到嘉祥縣孟故集附近定居,建集市改名卞莊集。數年后,集市蕭條,很少有人趕集,遂又改名為卞莊。清咸豐年間,部分村民為躲避水災,逃荒來到昭陽湖畔墾荒種地,建立村莊,仍沿用老家村名卞莊。現有姓氏43姓。
該村解放前有地主12戶64人,占有土地705畝,人均11畝。富農6戶36人,土地119畝,人均3.3畝。中農444戶,1931人,土地2274畝,人均1.18畝。貧下中農131戶499人,土地414畝,人均0.83畝。
1958年,楊官屯人民公社下設六個管理區,卞莊為“衛星管理區”,下轄卞莊、北陶官屯、劉官屯、舊姚橋4個村莊。1960年改管理區為大隊。1982年,大隊解體后,卞莊一個自然村為一個大隊,1983年改為卞莊村,并設立卞莊村委會,轄23個村民小組。
該村清末時建有伽蘭寺一座,內塑關公泥像,后毀于大水。2007年,村民自發籌資在村西北廢地興建慈濟寺,正殿3間,東、西廂房5間,2010年建南屋2間,共設木質塑像五尊。有僧人釋普德主持。清末,該村監生(通過縣試的學位名稱)卞光卓組織村民筑卞莊寨圩,周長1050步。民國六年,湖陵鄉分區區長滕恩重修。
建國前,卞莊村只有三條土路,南北兩條土路,路面狹窄,坑坑洼洼,坎坷難行,真是:“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在上級的支持下,主要街道全都鋪上了煤矸石。特別是村內的中心大道,南從沛龍公路,北至昭陽湖大堤,南北長3000多米,路面寬10米,全部鋪上煤矸石。另外又建了衛生院、供銷社,安上了大型面粉機、成立了早晨小集市,方便了群眾的生活。1971年,在沛龍公路邊建起了卞莊灌溉站,挖通了從灌溉站到卞莊西北3500多米的排灌渠——四支渠。1980年初,卞莊村南部已用電照明,1984年全村都用上了電。
全國與卞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