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碾子山區面積290平方千米?側丝8萬人(2004年)。
郵編:161046。代碼:230207。拼音:Nianzishan Qu。
地處大興安嶺東坡余脈,境內碾子山主峰海拔481米,最高峰大黑山海拔505. 7米,大部分為丘陵地帶。
行政區劃
碾子山區轄4個街道:東安街道、富強街道、躍進街道、繁榮街道。
歷史沿革
碾子山區,以碾子山得名。碾子山,產石,可制碾磨,故稱“碾子山”。清代晚期形成聚落,1914年設碾子山火車站。隸屬龍江縣第二區管轄。東北淪陷后,始設碾子山保,后改設碾子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始設碾子山區,后改為第四區。1952年10月,設置碾子山鎮。1958年9月,將碾子山鎮改稱超美人民公社。同年12月,以華安機械廠為主體“廠社合并”,成立華安人民公社,由嫩江專員公署領導。1959年將甘南縣中興公社的三皇廟、簸箕山、馬架屯劃歸華安公社管轄。1960年5月,劃歸齊齊哈爾市管轄。同年12月,將華安公社改為華安區。1961年8月,成立華安公社農村分社;9月,政企分開。1980年6月,將躍進街道辦事處管轄的農村劃出,增設曙光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將華安區改為碾子山區。
1992年,碾子山區 齊齊哈爾市所屬的市轄區。位于市中心區的西部,中隔龍江縣,東北和西北分別與甘南縣和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毗鄰。全區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9平方公里。區政府駐地距市中心區 110公里。全區共轄東安、富強、躍進、繁榮4個街道辦事處和兩個鄉。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4萬人;滿、回、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3%。區政府駐地繁榮路南側。。ㄒ陨险浴逗邶埥≈尽さ孛洝罚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形成村落,以山得名。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3月,昂昂溪(時稱齊齊哈爾)、富拉爾基、虎爾虎拉(時稱腰庫勒)、碾子山(時稱碾子山前站)開站(即臨時營業)。
1914年(民國三年)5月20日,國民政府公布《地方保衛團條例》。碾子山設保公所;10月,根據《黑龍江省各縣單行章程》,設碾子山警察分所,歸東省特別區第四區博克圖警察署管轄。是年,碾子山前站更名為碾子山站。
1915年(民國四年)9月25日 龍江縣分為3個自治區,省城齊齊哈爾本城部分為第一區;寧年鄉、富裕鄉、東官鄉、特穆鄉為第二區;齊臺鄉、臥龍鄉、甘南鄉、興讓鄉為第三區。第三區亦稱江西區,范圍東至嫩江西岸,西至碾子山,北至布特哈旗(扎蘭屯)。總人口62743人。碾子山屯隸屬興讓鄉。是年,碾子山屯納入龍江縣地方版圖。
1926年(民國十五年),龍江縣劃分為4個區、8個鄉;一區轄東官鄉、特穆鄉;二區轄甘南鄉、興讓鄉;三區轄齊臺鄉、臥龍鄉;四區轄寧年鄉、富裕鄉。碾子山屯隸屬第二區的興讓鄉。
1929年(民國十八年),龍江縣劃為4區,151鄉。一區46個鄉,轄77個村屯;二區48個鄉,轄72個村屯;三區34個鄉,轄55個村屯;四區23個鄉,轄23個村屯。碾子山屯為二區第二十六鄉。各區設區公所,各鄉置鄉公所,鄉下設閭(10~35戶為一閭),閭下設鄰(3~5戶為一鄰)。
1932年(偽大同元年),龍江縣實行保甲制,全縣按警察分管區域劃分為4區,8鄉,9保,225甲,2085牌。碾子山改鄉為保,設保公所,轄6甲:其中街保4甲,即山東甲、新立甲、奉天甲、興隆甲;鄉保2甲,即黑李溝甲、二道溝甲。碾子山保總面積326平方千米。
1938年(偽康德五年)4月4日,“龍江縣令第十二號”公布:依據1937年12月1日偽滿洲國政府公布的《街制》、《村制》,龍江縣實行街村制,全縣共設1街16村,即昂昂溪街,大民村、小阿拉村、富拉爾基村、富鄉村、回子房村、哈拉臺村、朱家坎村、七棵樹村、李三店村、碾子山村、達胡店村、臥牛吐村、文固達村、塔哈村、后依力巴村、霍托氣村。碾子山設村公所,村長武新周,村下轄屯,屯下轄牌。
1939年(偽康德六年),龍江縣共轄昂昂溪、富拉爾基、朱家坎、李三店、碾子山5鎮,173個村,209甲。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2月4日,人民自衛-備二旅第五團攻占碾子山,并駐守此地,負責李三店、扎蘭屯一帶的剿匪斗爭。碾子山解放,地方維持會解散,成立碾子山區人民政府,隸屬龍江縣。3月上旬,碾子山區人民政府改稱碾子山區公所。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6月10日,龍江縣政府根據東北行政委員會關于“縣以下政府一律改稱人民政府”的指示決定:碾子山區公所改稱龍江縣第四區人民政府。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7月29日,據當日“龍江縣行政區劃自然屯統計”,全縣共有11個區,其中城鎮區5個,轄24個街,農村區5個,轄210個行政村,708個自然屯。四區設于碾子山,轄17個行政村,即六段村、東山村、聯合村(轄上二十里站、朱麻子店)、二道溝村(轄石春令)、錢溝村、三江省村(轄野豬窩、南天門、西溝、胡家墳)、奉天村、九里村、龍德(轄8號屯)三間房(轄周小鬼、劉家)、新立村、德福村(轄常家)、德興村、勝利村、三合村、繁榮村、二(三)道溝村。
1951年10月28日,0黑龍江省委通知:將原龍江縣第四區劃分為碾子山區和第四區。此前四區已于10月5日遷往繁榮村。
1952年1月16日,碾子山區改稱碾子山鎮,設鎮人民政府。
1954年9月27日,省政府決定調整龍江縣行政區劃。行政區劃變動如下:第一區設于善保屯,第二區在華民村,第三區在朱家坎鎮,第四區由繁榮村遷回碾子山鎮,第五區設在李三店鎮,第六區設在七棵樹村。朱家坎、碾子山兩個鎮由龍江縣直轄。
1958年3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將龍江縣四區頭道溝鄉的頭道溝、吉新、二道溝、六段、大營、胡家墳、二道橋子等屯劃歸碾子山鎮,全鎮面積為97平方千米,撤銷頭道溝鄉建置。7月,將甘南縣保安鄉的三皇廟、簸箕山、馬架屯3個屯劃歸碾子山鎮,碾子山總面積增到177平方千米。9月15日,碾子山鎮成立超美人民公社,隸屬龍江縣。是年秋,將龍江縣三道溝鄉的三江省、野豬窩、郭狄坑等3個屯,繁榮鄉的三撮房、五間房、曹家溝、趙家屯、劉家溝、錢溝、下九里、唐家屯等8個屯,以及龍德鄉的九里屯等共12個屯劃歸超美人民公社,面積增加到357平方千米。12月12日,經省政府批準,建立以國營華安機械廠為主體的縣級廠、社(華安人民公社)合一的華安人民公社,隸屬嫩江專署。
1960年5月31日,市人委根據省人委轉發國務院關于撤銷嫩江專員公署并調整部分專區的批復精神發出通知,將原嫩江專員公署直轄的華安人民公社及其所轄的24個村和28個街巷(總面積357平方千米)劃歸齊齊哈市。
1961年8月30日 撤銷政社合一體制,恢復區級行政體制,華安人民公社改為華安區人民委員會,隸屬齊齊哈爾市。
1967年10月30日,撤銷華安區人民委員會,成立華安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68年1月7日,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決定:華安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華安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6月20日,華安區召開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改華安區革命委員會為華安區人民政府。
1983年12月24日,黑龍江省黑政函[1983]51號文件批準,齊齊哈爾市華安區改為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以上摘自當地政府網站)
2000年,碾子山區轄4個街道、1個鄉!「鶕谖宕稳丝谄詹閿祿喝珔^總人口8250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富強街道 16079 躍進街道 18356 繁榮街道 15157 東安街道 13661 華安鄉 19254
碾子山區轄4個街道、1個鄉:東安街道、富強街道、躍進街道、繁榮街道、華安鄉。
2005年7月7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齊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撤銷華安鄉并入城市街道辦事處。(黑民區[2005]80號
全國與碾子山區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