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齊齊哈爾甘南縣
更新時間:2019-9-16
| 行政代碼 | 面積 | 簡介 |
甘南鎮 | 230225100 | | " 甘南鎮是甘南縣政府所在地,全鎮耕地面積31.6萬畝,人口8.6萬。2005年鎮黨委、鎮政府按照縣、市提出的“四個換位”的戰略要求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詳細] |
音河鎮 | 230225101 | 191km2 | "甘南縣轄鄉。1957年置音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音河東岸,距縣府12公里。面積191平方公里,人口1.3萬。有公路接3……[詳細]
|
平陽鎮 | 230225102 | | " 甘南縣平陽鎮現有9.2萬畝耕地,1.6萬人,勞動力7580人,人均耕地只有5.2畝。鎮黨委、鎮政府針對本鎮地少人多的實際,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實現……[詳細] |
東陽鎮 | 230225103 | 335km2 | "甘南縣轄鎮。1946年為東陽區,1956年置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嫩江西岸,距縣府60公里。面積335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
巨寶鎮 | 230225104 | 295km2 | 甘南縣轄鄉。1946年屬第十區,1956年設巨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嫩江和阿倫河之間,距縣府52公里。面積295平方……[詳細] |
長山鄉 | 230225201 | 397km2 | 甘南縣轄鄉。1946年為第六區,1956年置長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長山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17公里。面積397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
中興鄉 | 230225202 | 452km2 | 甘南縣轄鄉。1946年為第七區,1956年置中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32公里。面積452平方公里,人口3.5萬。……[詳細] |
興隆鄉 | 230225203 | 301km2 | 甘南縣轄鄉。1946年屬第二區,1956年置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中西部,距縣府18公里。面積301平方公里,人口2.2萬。……[詳細] |
寶山鄉 | 230225204 | 420km2 | 甘南縣轄鄉。1946年為第三區,1956年置寶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寶山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42公里。面積420平方公里,人口3.5萬……[詳細] |
查哈陽鄉 | 230225206 | 181km2 | 甘南縣轄鄉。1946年屬第八區,1956年置查哈陽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82公里。面積181平方公里,人口1.5……[詳細] |
查哈陽農場 | 230225500 | | 查哈陽農場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甘南縣。下轄:
230225500411 123 查哈陽場直社區
230225500501 220 查哈陽農場花香管理……[詳細] |
雙河農場 | 230225580 | | 雙河農場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甘南縣。下轄:
230225580500 123 雙河農場第一生產隊
230225580501 220 雙河農場第二生產……[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甘南縣面積4384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甘南鎮。郵編:162100。代碼:230225。區號:0452。拼音:。
行政區劃
甘南縣轄5個鎮、5個鄉:甘南鎮、音河鎮、平陽鎮、東陽鎮、巨寶鎮、長山鄉、中興鄉、興隆鄉、寶山鄉、查哈陽鄉。縣境內有:北京市雙河農場、查哈陽農場。
歷史沿革
甘南,原名“甘井子”。名稱來源,一說,相傳清代康熙年間,從山西逃荒來此地的幾戶漢人,臨時掘井取水,巧逢甘泉,遂定居墾荒建村,乃以井取名“甘井子”;另一說,甘井子原為達斡爾族牧民為防備每年夏季江汛,趕畜北上放牧為飲牲畜所打的一眼井,由達斡爾語“嘎齊堪·霍都熱”演變為“甘井”。清代,屬齊齊哈爾副都統轄區,為布特哈游牧地,清末放荒招墾,設立荒務機構。1905年11月28日(清光緒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于郭爾羅斯后旗巡防局啟用“總理甘井子荒務之關防”,翌年于二站(由齊齊哈爾至呼倫貝爾驛道的第二站,故名二站)附近勘定城基。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街基落成”,荒務行局遷抵二站(今甘南鎮)。1908年4月(清光緒三十四年三月),撤銷荒務行局設置甘井子巡防局,隸屬西布特哈總管,辦理民政事務,管理地方治安。中華民國成立后,1914年7月1日,改設甘井子佐治局,隸屬龍江縣管轄。同年10月9日批準,將甘井子佐治局改為甘井子縣佐。1916年2月,劃歸布西設治局管轄。1925年12月1日,黑龍江省長公署令,將甘井子佐治局改設甘南設治局,駐地二站改為甘南鎮,隸屬龍江道管轄。翌年2月13日,啟用“甘南設治局之關防”。1929年2月,龍江道撤銷后,改由省直轄。東北淪陷后,1933年10月1日,改為甘南縣,隸屬黑龍江省。1934年12月,劃歸偽龍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劃歸嫩江省管轄。1949年5月,撤銷嫩江省,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54年8月設立嫩江專區,歸嫩江專區管轄。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專區一度撤銷時,曾歸齊齊哈爾市領導。1 985年1月1日,嫩江地區正式撤銷后,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
1992年,甘南縣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大興安嶺南麓斷續丘陵與嫩江沖積平原的過渡地帶。全縣版圖呈角形,總面積4792平方公里。東臨嫩江、諾敏河與富裕縣、訥河市和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隔水相望,南與齊齊哈爾市、龍江縣接壤,西和西北部抵金東北路界壕邊堡與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阿榮旗毗連。全縣共轄12個鄉、鎮,總人口37.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4萬人,滿、朝鮮、蒙古、回、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口5700人。縣政府駐地甘南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舊名二站土名甘井子。土名甘井子的起源,相傳距今二百多年前,這里是雜草叢生、人煙稀少的荒蕪之地,后來漢人自南方移居于此地,開墾種植,為解決飲水,他們挖地掘井,清泉自涌,井泉水清爽甘甜,自此以后,移民漸集,煙戶口稠,遂將此地取名為甘井子。甘南之稱的由來,據有關資料記載,“甘”指放荒丈地的甘字段;“南”是方位名詞,指位于海拉爾之南。建置縣治時,便以其二字命名。
此地遠在上古三代為肅慎地,后為神籍之地;漢時屬淪地;后漢、三國時期為扶余奴隸制王國的屬地;晉初仍屬扶余地,后入寇侵汗國;后魏、北齊時期屬豆莫委;隋代為靺鞨黑水部;唐代屬黑水靺鞨;遼代分屬上京道泰州及涅利摯古部;金屬泰州。元代為斡赤廳分地;明代設置阮里河衛和噶稱哥衛;清初為齊齊哈爾通住呼倫貝爾城(今海拉爾)的驛站之一,舊稱二站,光緒三十三年(19O7年)將曾設置的荒務局由甘井子移至二站,后設甘井子巡防局。為龍江府所轄。民國二年(1913年)龍江府改為龍江縣,此地為龍江縣管下的一個小鎮,甘井子佐治局駐此。民國十五年(1926年)一月,甘井子佐治局改甘南設治局,民國十六年(1927年)吉林永衡官銀號將甘井子一帶地城購入,’設置農務會、商務會等機構設施,從此以后此地逐漸發展起來.偽滿大同二年(1933年)縣治改組,成立甘南縣公署,并將布西縣的部分行政區域劃歸甘南縣管轄。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后,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甘南縣劃歸新設的龍江省所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偽龍江省改為嫩江省,本縣為嫩江省所簽全國解放后,恢復東三省,甘南縣劃屬黑龍江省管轄。
?年,甘南縣轄3個鎮、9個鄉:甘南鎮、東陽鎮、平陽鎮、宏建鄉、長山鄉、中興鄉、音河鄉、長吉崗鄉、興隆鄉、巨寶鄉、查哈陽鄉、寶山鄉。
2000年,甘南縣轄5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6055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甘南鎮 59578 音河鎮 14273 平陽鎮 15925 東陽鎮 28179 巨寶鎮 19634 宏建鄉 25570 長山鄉 25093 中興鄉 34971 興隆鄉 23443 寶山鄉 32360 查哈陽鄉 15572 長吉崗鄉 10179 查哈陽農場虛擬鎮 55778
全國與甘南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