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州祥云縣米甸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32923108 | 身份證前6位:532923 |
長途區號:0872 | 郵政編碼:672100 |
隸屬政區:祥云縣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云L | |
米甸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米甸鎮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東北部,地處兩州三縣交界處,米甸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米甸街就是“西南絲路”的必經之路,公元1382年至公元1659年間米甸都是縣、郡、賧駐地,是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米甸鎮全貌
米甸鎮位于祥云縣東北部,地處兩州三縣交界處,米甸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米甸街就是“西南絲路”的必經之路,公元1382年至公元1659年間米甸都是縣、郡、賧駐地,是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多年的改革發展,米甸的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核桃之鄉”、“煤炭之鄉”的地位日顯突出。-
-行政區劃
全鎮轄三家、米甸、克昌、岔溝、大松坪、自羌朗、香么所、黃草哨、楚場、插朗哨10個村委會,72個村民小組,92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
2006年,總戶數7086戶,其中農業戶6749戶,占95%,非農戶337戶,占5%;總人口27581人,其中農業人口26911人,占98%;非農業人口670人,占2%;男14022人,占50.8%;女13599人,占有49.2%;有漢、彝、白、苗、傈僳等11個民族,漢族16723人,占60.6%;少數民族10858人,占39.4%,其中彝族7912人,占28.8%,白族1846人,占6.8%,苗族399人,占1.6%,傈僳族213人,占0.1%,其他少數民族13人,占0.05%,人口密度67人/km2。-
-自然氣候
塔坡山
米甸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為五頂山,海拔3241米,最低點為插朗哨村,海拔1520米,相對高差1721米,東西最大橫距29.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6.4公里,立體氣候明顯,屬亞熱帶高原季風型氣候,冬干夏濕,寒暑差距小,四季差別不明顯,年平均氣溫15.2℃,最高溫度31.7℃,最低溫度4℃,無霜期234天,年降雨量822.5毫米。主導風向為西南風,蒸發力強,海拔變化導致產生高山寒,半山涼,壩區暖,河谷熱和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局部小區氣候特征。
-農村經濟
水稻
2006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77萬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4731萬元,比上年增長10.8%;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6751萬元,比上年增長19.6%;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195萬元,比上年增長15.3%;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2.23%、46%、21.77%。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160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8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66萬元。-
-文化教育
米甸鎮現有1所初級中學、1所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0所村文化技術學校、10所村級小學、1所寄宿制小學、29個教學點。全鎮共有幼兒園(學前班)12所19個班,在園學生6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生入學率100%,文化技術學校開辦面達100%。中小學專任教師合格率達100%。1996年,全鎮順利實現“普六”和1999年實現“兩基”、“普實”目標。中學配置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儀器各1套;各所小學均配置了1套自然實驗儀器,共有圖書17201冊,生均6.9冊;各校設有德育室、實驗室、圖書室、少隊室等學習活動室。2004年,國家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全鎮建立了教學光盤播放點44個,衛星教學收視點12個,米甸中學開通了遠程教育網,電子計算機61臺,建成多媒體教室1間,計算機教室1間,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城鄉教育差距逐步小
-基礎建設
米甸鎮的水利建設起步早,抓得實,發展快,其規模和質量都好于往年,為全鎮夯實農業基礎,增強發展后勁,打下堅實的基礎。2006年全鎮共完成水利建設項目23件,累計投入勞動力19.6萬個,完成基建投資419.78萬元(其中:上級補助414.41萬元,自籌4.87萬元),累計完成工程量15.09萬立方米。全年共建成22立方米罐式水窖60個,100立方米水池12個(投資12.24萬元);建成人畜飲水工程2件,解決了609人,270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通過項目的事實,改善灌溉面積1200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00畝,改造中低產田8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70畝,建成三面光水溝3條,長1210米。截至2006年底,全鎮有小(二)型水庫12件,塘壩90件,總庫容量311.99萬立方米,有抽水站22臺(固定站),機電提灌面積4884畝,有效灌溉面積13324畝,按實際耕地面積計算,有效灌溉率為69%,旱澇保收面積3618畝,旱澇保收面積達18.77%,水利化工程為52.54% 。
-特色產業
米甸核桃已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皮薄仁白,油脂適中,曾在1981年全國泡核桃資源評比中獲優質獎,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前景較好,我鎮獨特的氣候 米甸鎮
和廣闊的山場資源,為核桃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此,我鎮始終堅持“因地制宜、擇優布局、注重效益”的發展在思路,采取了技術培訓、典型引路,低次林改造等一系列有利于泡核桃發展的有效措施。同時,積極為核桃加工銷售的個體經營業主營造一種既富民又富商的經營環境和條件,有力促進了泡核桃加工、銷售市場的繁榮,核桃生產已遍布全鎮十個村委會,截止2006年底累計發展泡核桃7.2萬畝,100萬株的規模。據統計,核桃產量達500噸,按均價25元∕公斤計算,產值達1250萬元,加工銷售2200噸(含外州縣購進部分),按每公斤支付1.5元的工時費計算,可增加群眾收入330萬元。現正向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申報“綠色食品”,塑造米甸核桃品牌,努力將米甸建成云南省內重要的核桃加工銷售集散地之一。
米甸蠶桑生產已與農業結構調整融為一體,蠶業化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蠶業已成為我鎮的支住產業之一,蠶桑產業化經營已成為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蠶桑生產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2001年發展發來,蠶桑已遍布全鎮9個村委會(香么所除外)截止2006年底,我鎮共有桑園7623.89畝,全鎮共養蠶4759張,養蠶戶數1283戶,產繭量177噸,產值460萬元,張產量37.26公斤,張產值968.42元,上繭均價27元∕公斤,蠶桑產業已成為我鎮農民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
米甸是祥云縣的煤炭主要產區,轄區內的煤炭南北走向長,北與賓川縣接壤,南與禾甸鎮黃聯村接壤。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自羌朗、香么所、米甸、三家四個村委會的部分村組。據有關部門初步探測,轄區內煤炭貯量約為2400萬噸,均屬無煙煤、炭化程度高、水分少、含硫量低,發熱量高,到5000至6700大卡。2006年產煤30萬噸,年產值5929萬元,煤炭開采業一直是米甸地區的龍頭支柱產業,帶動和促進了米甸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米甸鎮區劃
532923108201 220 三家村
532923108202 121 米甸村
532923108203 220 克昌村
532923108204 220 岔溝村
532923108205 220 大松坪村
532923108206 220 自羌朗村
532923108207 220 香么所村
532923108208 220 黃草哨村
532923108209 220 楚場村
532923108210 220 插朗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