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郎溪縣凌笪鄉下吳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821200 | 身份證前6位:341821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隸屬政區:凌笪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P | |
下吳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下吳村,以境內下吳得名。
下吳,據《郎溪縣地名錄》中曰:“位處縣境之東北,與縣南吳姓分成上、下。”因名。
下吳村是我縣最東北的一個村,東、西、北三面與江蘇溧陽、平橋接壤,南面是伍牙山主峰。距鄉政府東北13公里。面積12.5平方公里,轄:麻園、窯場、下吳、油榨、東城、小南莊、馬家塘、流水澗、下關斗、毛灣、大卡、羅市12個自然村。762戶、3015人,耕地面積5052畝。南高北低,呈柳葉狀。丘陵崗地,亞粘黃土,沖畈田,山多田少。
區劃演變,舊時代稱下吳保,解放初期屬凌笪三區,下吳行政村,凌笪區,下吳鄉。1957年成立下吳高級社,1961年成立下吳生產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稱為下吳村委會。駐地一直在麻園至今未變。
下吳村是郎溪縣主要蠶桑基地。八十年代,家家戶戶都養蠶。1988年10月10日,郎溪與溧陽蠶繭收購大戰在下吳發生,國務院領導親自來此調查處理。
1995至1997年,《人民日報》曾連續三年報道了該村由貧困到崛起的變化。
該村在低山群峰之間,是開發旅游、渡假、休閑的極佳地帶。現已引進外資創建了“渡假村”、“避暑山莊”和生態農業園開發,距天目湖11.6公里。麻園至窯場水泥路6.2公里。交通便利,伍牙山風景區旅游景點在該村有三八水庫、上馬石、下關斗(俗傳伍員代楚曾在此設關卡,因名)。
村林場在伍牙山北麓,山場面積8500畝,主產林材松、杉,經濟林有板栗、毛竹、茶、綠化大苗樟樹等。
2012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
全國與下吳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