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市大嶺山鎮農場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1900118 | 身份證前6位:441900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隸屬政區:大嶺山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粵S | |
農場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農場社區位于大嶺山鎮中心區,東與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相接,南與南區工業園相鄰,西與矮嶺冚村委會相連,北與大嶺山居委會接壤,全區主干道由南到北與振華路貫通,東西連貫有廣發路、順發路、教育路、西正路。轄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在冊常住人口為242戶,734人,暫住人口約5000人,轄區下屬三個居民小組。
自“村改居”以來,農場社區在鎮委、鎮政府正確領導下,積極開展三個文明建設,緊緊圍繞“講科學文明、建和諧社區”的主題,以固本強基建設和創建文明標兵社區、文化達標社區、文明三有序示范點、科普示范點為契機,加強組織領導,匯集各方力量,實現社區資源共享,努力探索新時期社區工作的發展思路。居民對民主自治的參與熱情高漲,積極參加社區內各種重大公共事物的討論和決定,干群關系良好,在第三屆居委會換屆選舉中,居民在提名階段選舉產生出新一屆的社區成員;社區內辦公大樓、警務室、人民調解室、文化活動中心、計生服務室、婚育學校、燈光球場、青少年活動室、圖書室、文化廣場等各項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完善,還有多項便民服務,社區治安良好,社區上下形成鄰里友愛誠信、團結親善、守望相助,家庭和睦幸福、親情濃郁、互敬互愛的良好風尚。
農場社區黨總支部現有黨員49人,支委成員9人,社區黨總支部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認真抓好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以壯大集體經濟提高群眾福利為中心工作。支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堅持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會,積極培養高素質的后備干部和入黨對象,健全有關管理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發揚民主監督作用,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思想素質,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充實和壯大黨組織力量,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帶領全體黨員群眾發展經濟。
幾年來,農場社區黨總支部和居委會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和鎮委鎮政府提出“解放思想,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和“三舊”改造的中心工作,積極發揮黨總支部的戰斗堡壘和核心作用,團結全體黨員干部,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主動融入鎮中心區建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新發展模式,實現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區組集體總收入從1984前入不敷出上升到2010年2020萬元,總資產15340萬元,全區擁有工商企業22家,主要涉及有家具、電子、五金、餐飲、醫藥、休閑、洗染、照片沖印、醫療服務、幼兒教育、商務旅業、農貿市場等20多個行業。
農場社區黨總支部分別在1999年、2003年、2006年、2008年榮獲市先進黨支部稱號;2005年榮獲“市固本強基示范點”,2008年榮獲“市固本強基工程示范點標兵”;1995年—2010年連續16年被鎮評為先進黨支部稱號。
農場社區居委會分別在1999年、2006年榮獲市文明村和文明標兵社區稱號;1999年、2000年、2003年、2005年分別榮獲市村級經濟建設獎和民主管理先進獎稱號;2005年榮獲市社區建設先進社區和社區文化建設達標社區稱號;2003年、2004年分別榮獲市、省衛生村稱號;2007年分別榮獲省、市‘六好’平安和諧社區;2001年—2006年連續6年被鎮評為三個文明建設先進村稱號。2007年榮獲市文化建設先進社區、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2008年榮獲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社區、省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示范村、市科普社區、市商業示范社區、市平安社區、市村(社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2010年榮獲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2001年—2010年連續10年被市、鎮評為計劃生育合格、先進、模范村(社區)稱號;2001年—2009年連續9年榮獲鎮外經工作和安全生產先進村(社區)稱號。
全國與農場社區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