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市懷遠縣龍亢農場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0321400 | 身份證前6位:340321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隸屬政區:懷遠縣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皖C | |
人口數量:約2萬人 | |
龍亢農場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龍亢農場,1958年1月創建.該場位于懷遠縣境內,場部東南距懷遠縣城35公里,東到渦河右岸3公里,埠(蚌)阜(陽)公路穿過場區,交通方便
安徽皖墾食品集團(龍亢農場)地處懷遠縣西部,1959年10月建場,因緊靠有2000多年歷史的懷遠縣古龍亢鎮得名。占地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人,其中職工1850人。該場東鄰蚌埠,西接亳州,分別與懷遠、蒙城兩縣接壤。北靠淮河支流渦河,307省道自西往東穿場而過,洛陽-南京高速公路設有出入口。
集團下轄10個農業分場,一個農業科研所;二三產企業有雁湖面粉公司、天鴻脫水食品公司、綠豐農資公司;參股皖墾種業等;代管2個農業行政村。
2008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527.48萬元,職均收入13984元,實現統一經營利潤239萬元(不含雁湖面粉公司和種業公司),實現財政收入200多萬元。
-
農業發展概況
農業基礎設施和裝備完善。全場有電力排灌站2座,二級提水站7座,防滲灌渠17公里,水泥曬場、倉儲設施配套,還建有農用飛機場一個。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的農田格局初步形成。全場擁有大中型農業機械300余臺(套),機械作業率95%以上。午季作物病蟲害防治實現了飛機作業。種子清選線1條,烘干線2條,庫容3000萬公斤。農場設立了農科所,與安徽農業科學院合作成立了皖北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擁有中高級科技人才40余名。 飛機作業本場麥稻單產均高出周邊農村20%以上,其中小麥畝均產量550公斤,一半面積超過600公斤,每年向社會提供優質種子達1500萬公斤。農場以3.7萬畝耕地為原種基地,逐步發展周邊鄉鎮10萬畝繁育基地,帶動周邊200余萬畝農田實現增產增收。
農場系社會主義新農村國家級聯系點,通過爭取國家項目支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投資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生態農業示范園、觀光園和有機農產品生產與加工基地。一期700畝示范基地項目已經啟動并取得顯著成效。
安徽現代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心、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皖北科技創新中心均落戶農場,4月12日,省長王三運、副省長趙樹叢親臨我場,為皖北科技創新中心和安徽現代農業與新農村研究中心揭牌。以皖北科技創新中心為平臺,重點加強了與省農科院的合作,實施新品種聯合開發。龍亢種業公司與創新中心合作開發了“綠旱一號”水稻良種,龍亢種業公司享有“綠旱一號”的全國獨家生產經營權,品種覆蓋皖豫蘇近20個市縣。小麥新品種新科系列、黃豆新品種皖豆28、濉科988、濉科928等,農場與省農科院承接國家小麥課題2個、大豆課題2個、水稻課題4個。
近年,通過與科研機構的合作與技術交流,集成農業常規技術,簡化生產方式。先后實施了小麥高產攻關、國家“十一五”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水稻輕簡栽培技術研究、測土配方施肥和作物秸稈還田等。其中,糧食豐產科技工程被作為安徽省糧食豐產工程兩季全程機械化的創新項目,午秋兩季產量指標全面通過項目專家驗收,示范成效顯著,較好地發揮了農墾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
我們還與清華大學合作,引進農業衛星遙感技術,提升現代農業的科技水平,為農業數字化打下基礎。
2008年全場糧食總產2850.1萬公斤,農業總產值5671.6萬元。其中小麥總產1621萬公斤,平均單產550公斤,大豆、水稻、玉米總產分別達302.9萬公斤、440.5萬公斤和74.3萬公斤,平均單產分別達到150公斤、550公斤和500公斤。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龍亢農場區劃
340321400201 220 潘灣村
340321400202 220 褚圩村
340321400400 123 場部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