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肥東縣撮鎮鎮建華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0122101 | 身份證前6位:340122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0000 |
隸屬政區:撮鎮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皖A | |
建華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建華社區位于肥東縣撮鎮鎮西南部,西北與合肥市瑤海區交界南與濱湖新區隔河相望,總面積9.1平方公里,總人口5799人,下瞎38個居民組,屬于合肥市“141”東部組團城郊結合部。十六屆五中全會的精神給我居發展指明了一條致富之路,我居緊緊圍繞黨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針,著力解決“三農”問題,打破“二元化”結構,深入開展文明鄉村創建活動,統籌推進“三個集中”積極加快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
一、利用城鄉優勢,引進外部資金,全面建設新農村
由于我居獨特的地理位置,我們與安徽合誠投資置業有限公司聯合對建華社居的部分居民組重新進行規劃和建設,本著辦好事、辦實事的原則,在得到群眾和上級的支持下,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村容村貌進行改造。
1、建華新村住宅樓建設
2006年12月開始,投資5000萬經過兩年的建設,共建19棟6層建筑約7萬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社居綜合服務中心(衛生所、服務點、老年活動中心)。目前新農村建設一期涉及五個居民組264戶,830人。總拆遷面積4.7萬平方米,已按拆遷標準全部落實到位,并已搬遷到新村居住。
2、道路交通硬化建設
為了加快本地經濟的發展,解決我居出行困難的問題,2006年投資300萬元修建長2KM寬9米的清華路混凝土路面,2006年---2011年投入600萬元修建完善了建華新村的主干道及各單元支路,利用市農委支持的建設資金投入200萬元修建了我居境內龍棲地生態觀光園的園區道路,修建了長約3KM寬5米的混凝土結構的龍棲大道以及還在建設中的興港路,并且所有道路兩側安裝了路燈。
3、水、電方面的建設
2006年我居投入200萬元從合肥市供水集團引進長約3KM的自來水管道用于我居居民使用自來水,同時于06年開始投入300萬元對原交通線路進行拓寬改造并架設6臺400千瓦變壓器,基本滿足了居民的用電、用水需求。
4、人居環境的建設
07年我居投入120萬元在新村內建設7座具有生物技術的環保型化糞池,使新村污水排放達到國家標準,同時加大綠化力度,使我居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三、開拓進取,加快土地流轉,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按照中央建設新農村的要求,創致富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合理合法的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建立專業合作社組織是擺在建華人面前的迫切問題,居兩委不斷與群眾探討研究,先后制定了相關措施和辦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和支持,2008年省委常委趙樹叢副省長親臨指導工作。具體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土地流轉的總體情況。截止2008年9月底,我居涉及土地流轉的居民組共計20個650農戶占總農戶的36%。土地流轉面積共計約4000畝,占總承包面積的40%。目前流轉的主要形式有入股、租賃、轉讓等,租賃的比例較大,入股的比例較小。
2、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打造“一村一品”,增加農民收入。土地流轉加速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促進了建華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帶動了經濟產業鏈的發展,解決農民就業,建設規劃水產種植,打造一村一品,今年我們將整合的3000畝土地種植蓮藕。著力打造和成立蓮藕制品的加工企業。同時通過藕禽共生,提高藕田的綜合效益實現種植生態化。我們利用城郊優勢,于7月20日成功舉辦2008安徽建華生態濕地荷花節,有效帶動本地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旅游業,加快建設龍棲地生態觀光園,大力發展露天蔬菜和大棚蔬菜種植,近兩年通過招生從江西、淮北等地找來部分農民種植蔬菜近300畝,從而加快了本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3、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兄弟當家作主。通過土地流轉推動城市化、農村現代化進程。建華是近郊地區,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方便,同時鼓勵有能力的外出務工人員回家鄉投資建設。建立了肥東縣建華農業專業合作社及下屬公司凈菜公司,采用了現金入股和土地入股等方式,發展會員650人,按照“入社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則,年終保底分紅。目前擁有資金230萬元,土地1500畝,所有資金用于發展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方面,將可用勞動力向2、3產業轉移,帶動了周邊8000農民兄弟共同致富。2008年7月,安徽省分管農業的副省長趙樹叢蒞臨本社,就土地流轉工作進行了調研并給予充分的肯定。今年夏季,越南茶榮省主席及一班人在省農委領導帶領下來我社學習指導。通過這些的支持我們合作社帶動了本居近1600戶村民,使大部分農民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旅游農業方面轉化,使每戶農民增收近600元。
2007年9月,成立了建華農業專業合作社凈菜公司,結合本地的蔬菜基地建設,采用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加工的新型農業營銷模式。2007年先后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了“建合”和“包公無私”藕兩個品牌,并努力打造成著名品牌,從而更好的帶動農戶積極參與養殖和蔬菜的種植。2008年已把整合的近3000畝低洼土地全部種上了水生蔬菜——蓮藕,今年我們又積極申報建華蓮藕“無公害食品”的產品,結合周邊蓮藕產區,著手打造蓮藕生產基地。連續兩年我們在原有大面積蓮藕的基礎上,成功舉辦了“安徽·建華生態濕地荷花節”,在以節、會為載體圍繞地方特色產業積極壯大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同時延伸產業鏈條與拓展農業功能相結合,打造知名品牌。為加快無私藕培育和種植推廣力度,擴大蓮藕系列產品的開發。加強蓮藕種植基地與蓮藕產品的深加工企業的密切合作,共同打造“無私藕”品牌,由合肥市農委、肥東縣人民政府主辦,建華農業專業合作社承辦的“包公無私藕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于2009年7月15日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就有關議題加以研討和交流,從而使本地的藕的品牌、文化等得以全面的提升。
2007年10月份建立了建華農業合作社網站(網址:WWW.cnjhlh.cn)在網上建立了基地建設、領導關懷、職工園地、凈菜展銷等多個欄目,從而宣傳和推進我們合作社走向社會。2009年度在省農業科學畜牧所及合肥職工大學大力支持下,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相結合,實現培訓、指導、跟蹤服務三位一體,對我們農業合作社的200名社員進行了專業培訓。同時為了使整個合作社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迎接合肥市環巢湖流域水生蔬菜產業帶的建設。2009年3月份我們又成立了安徽省清源水生動植物開發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注冊專門從事水生蔬菜、花卉生產、科研和經營的公司。基地用于種苗、種子繁育用地100多畝,其中包括無私藕生產用地40余畝。從2009年起,引進試種具有特色的水生蔬菜豆瓣菜、水芹、蒲芽菜、雙季茭白、慈姑、菱角等數十多個品種。今年12月份,我們的水生蔬菜基地已被確定為“省級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
全國與建華社區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