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南安市石井鎮后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583120 | 身份證前6位:350583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隸屬政區:石井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C | |
后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后店村概況
后店村位于石井鎮政府西北1.8公里,以駐地命名。1949年解放初為和平鄉,1958年以后為后店大隊,1984年改稱后店村委會。村委會設后店,轄后店1個自然村。東接石井江,與晉江市隔水相望,有18個村民小組,502戶1960人,其中僑屬占40%。耕地1200畝,山地1800畝。主種甘薯、花生、大豆。山林有松木、相思樹等。有醫療所、老人活動中心、小學及在建的厚德中學。后店村地處北半球東南沿海,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陰雨,夏季睛熱少雨,秋季少雨多旱,冬季天氣干冷。以種植大豆、小麥、高梁等旱地作物為主,常年可種水稻、地瓜和花生。村兩委堅持工業強村戰略,幫助村民找準發展路子,引導村民興辦企業,成功開發后店石材工業區,52家石材廠先后建成并投產。同時走多元發展道路,如今,已形成石油儲運、服裝紡織、鐵件鑄造、制氧、養豬、石子場以及石材廠配套行業。地理環境優越,省道201線貫穿全境,交通方便。村里投入100多萬元修建從村委會至后店石材廠寬8m,長 1600m的環村水泥道路。全村主要干道及大部分民居周邊巷道都實現硬化。后店石材工業區布局合理,道路寬闊,縱向道路寬15m,橫向道路寬10m,暢通無阻。村里有許多的旅游景點。有碧云巖、妙壽宮、吳氏宗祠、吳赫告御狀、厚德學園、成功國際城等。碧云巖:該寺建于清朝康熙丙寅年(1646),位于后店村西南碧云山亂石松濤之間,供奉南海觀音佛祖,塑立18羅漢。寺院曾建有比丘尼塔墳一座,內有舍利子九尊,因年久遭毀無考。現存玉蘭花和桂林果各一株,距今300多年。寺廟為石木結構,幾經修葺,1958年改建時,高僧弘一法師題寫“常為世間良福田,能立無上政教法”、“見佛自在生歡喜,發心廻向趣菩提”兩幅對聯于石柱上。2006年擴建三層樓宇一幢,供奉臥佛釋迦牟尼,擬雕塑觀音1000尊。寺內住尼不住僧,歷經13屆住持。妙壽宮: 供奉保生大帝,即吳真人,字華基,號云農。公生于宋太宗興國四年,年少穎異,遇異人引觀逢萊勝景,參謁西王母,授以醫書,傳授斬妖伏魔之術。1031年,宋仁宗母后乳患,真,人以奇特醫術神速治愈乳疾。帝賜官不受,贈金卻之,心存修真。志在行醫,普濟眾生,脫離苦海。玉帝聞其功德浩大,詔公升天,景佑四年丙子五月初二白天飛升。圣父封協成元君,圣母封玉華大仙,歷代追封謚號。吳氏宗祠: 后店村吳氏始祖啟勛公系南安縣二都黃龍清江公派下,開基厚德,歷經元、明、清、民國至今六百多年,傳二十四代。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實行禁海遷界,族人-大舉遷徙,分布五省,大多流散于廣東、潮汕一帶及港、澳、臺。康熙年末(1721),一部分村民返回故里,重建家園。厚德宗祠肇建時間無考,數度倒塌續建。2001年投入近百萬元重建,新建大祖祠為二落祠堂,結構嚴謹,金碧輝煌,古香古色,雄偉壯觀。據《南安縣志》記載,道光六年(1827)縣志第十八卷第四百四十四頁載,南安后店與東石爭捕花哈糾紛。吳赫告御狀勝訴,劃定海界。厚德學園:早在1932年,就創辦厚德小學,1995年升格為厚德中心小學。1996年,旅新僑親吳定基先生慷慨捐資人民幣808萬元建設厚德中心小學新校園,該園占地面積35833平方米 ,建筑面積10658.5平方米,實行寄宿走讀-制辦學模式。2002年被授于“福建省示范小學”。2002年吳定基先生又樂捐人民幣303萬元,按省級優質幼兒園標準建設厚德中心幼兒園,該園占地面積6320平方米,建筑面積3400平方米。后店村前后共投入300多萬元建設附屬工程及裝備教育教學設施。如今,石井鎮政府又在后店村吾山內開辟150畝山地創辦厚德中學,屆時,厚德學園宣告建成,這將給后店村乃至石井鎮創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功國際城: 地處后店村南面,與石井村接壤,由南安成功房地產拓展有限公司開發承建,超20萬平方濱海花園人居樣板社區,集商住、文化、娛樂、休閑于一體。
全國與后店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