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石井社區位于石井鎮政府駐地東0.4公里處,以駐地命名。元、明、清屬四十三都,民國初為東西保,1943年屬石井鎮,同年又改為延平鄉轄。1949年解放后為成功鄉,1958年為石井大隊。1984年分為石井村委會、石井漁業村委會。1989年7月合并為石井街道居民委員會。石井社區聚落分布在石井江西畔沿海平原。有石井、象形2個自然村。有1996戶8869人。其中僑屬1000多戶,4000多人,分為13個村民小組,面積15平方公里,省道201線從村中穿過。居民主要從事捕魚和搬運,有木船82艘。石井地理條件優越,石井港為天然良港,是南安市唯一的海運通道,也是閩臺聯系交往較為便捷的主要港區。主要企業——陸上有石材、針織、服裝、食品加工,陸上運輸、裝卸搬運、材料加工、服務業印刷、機械修配、制冰冷凍、油庫、商貿、海產品加工等,海上有——海洋捕撈業、養殖業等。宋紹興十四年,置石井巡檢司,管理船舶出入口岸工作。鴉片戰爭后,石井成為五國通商口岸之一廈門港的重要后援港。光緒年間,石井客貨輪船走廈門、金門等地,在江內有白沙、東石、圍頭、安海等五渡。民國廿年(1931年),“石水蓮”公路開通,從此,石井水陸交通更為便捷。民國廿一年(1932年),民軍陳國輝在石井建鋼筋混凝土立式碼頭一座。改革開放后,石井港煥發了生機活力。1992年辟為國家二類口岸和臺輪停泊點。擁有五百至五千噸級貨物碼頭泊位5個,一千至三千噸級石油專用碼頭泊位5個和一座五百噸漁...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