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裕安區丁集鎮長青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503107 | 身份證前6位:341503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隸屬政區:丁集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N | |
長青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長青村簡介
裕安區丁集鎮長青村地處丁集鎮東南角,全村轄15個村民組,952戶,3596人,其中農業人口3591人,勞動力2195人。村屬丘崗地帶,崗畈相間,耕地總面積達4092畝,水田3332畝,旱地面積760畝,年降雨量在650—1100mm,現全村擁有養殖面積490畝。200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突破2400元,目前,全村尚有769人未能脫貧。長期以來,長青村受財力物力制約,基礎設施滯后,道路基礎差,水利設施亟待維修和完善,陣地建設急需加強。
村班子建設:2008年初,經過村級換屆選舉和“兩推一選”。具有較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立。全村三千余名黨員群眾在村兩委一班人帶領下,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力爭早日步入小康之路。
產業結構:長青村主要以水稻、小麥、油菜以及西瓜等種植為主,隨著勞務經濟的興起,大批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選擇外出打工。大量的荒坡、荒地和水面被閑置。傳統的糧油種植面積日漸減少,種植結構漸趨單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緩慢,農業增效不明顯,嚴重制約了該村經濟及各項事業的全面較快發展。
基礎設施:用當地群眾戲謔的話講: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該村是丁集鎮鄉路過境里程最少的村。2007年,以“村村通”建設為契機,該村首次修通了覆蓋全村一半村民組,惠及人口達2200人的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丁馬水泥路項目。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局限,長青村尚有一半村民組未能擺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擾,一遇雨雪,農產品運不出,農資,農膜,肥料運不進,兒童上學困難,群眾反映強烈,干群關系緊張。特別是龍崗—下郢段近1公里多的道路,沿途群眾多,基礎差,路面高低不平,該道路建設迫在眉睫。另外,因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稍晴即旱,久雨即澇,還有部分群眾飲水難問題尚未徹底解決。
村級陣地:該村原有辦公場所為九十年代初建設,時間久遠,年久失修。造成黨員活動無陣地,農技培訓無課堂的局面。黨員經常受教育的機制得不到落實和保障。大量種養新技術,科學種田新方法得不到推廣和有效應用。遠達不到整鄉鎮推進村建設和配置標準,為此,鎮黨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資金上給予了一定支持。聯系的區直單位也給予了極大幫助。然杯水車薪。辦公場所需改進,辦公桌椅需配置,各項制度需完善。迫切希望相關單位能在物質及技術等一切方面給以幫扶,以逐步改善村部建設落后的面貌。
丁集鎮長青村三千余名黨員群眾與村兩委一班人堅信,在市、區各級單位的關心與幫扶下,在鎮黨委、政府領導下,一定能建設成為老有所養、學有所教、住有所居、生態文明的新農村。
全國與長青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