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閩侯縣荊溪鎮仁洲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121108 | 身份證前6位:350121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隸屬政區:荊溪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A | |
仁洲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荊溪鎮仁洲村地處荊溪鎮西北較為邊遠的行政村,東與福州市晉安區交界,西為界與白沙鎮相鄰,南與關西村相連,北至江洋農場。距閩侯縣城甘蔗15公里,距荊溪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
[村落與居民]仁洲村轄5個村民小組,有洋尾、洋中、邱家、上洋、青州5個自然村,408戶,總人口1530人。全村總耕地面積1818畝,山林總面積達15000畝。
[歷史人文]仁洲村,又名盟洲、蒙洲、瀛洲,歷史悠久。姓氏有潘、邱、朱、陳、許、施、池、林、黃等18姓,其中以潘姓人數最多。邱氏發源最早,素有“未有瀛洲,先有邱朱”之源。
[建筑景觀]玄帝亭扼守村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后因廟宇倒塌1946年重建,在“破舊”時被毀,1992年第二次重建并塑像,建筑面積196平方米,亭內神龕三殿,正殿玄天上帝,左殿監雷法主,右殿祀廬公菩薩。進仁洲山門不遠處,即可見漢閩越王廟,廟宇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歇山頂,穿斗式木構架,供著漢閩越王和華光大帝等諸神。
仁洲村四面環山,一條大溪串村行走,酷似一條五彩舞龍俯地,可謂山青水秀,盆地妙境,人杰地靈,勝景仁洲。為改變家鄉面貌,于2002年春,仁洲村就土地資源入股,與縣林業局合作,開發三疊井風景區,三疊井景區為國家森林生態保護區,縱貫景區的采蘭溪為曇石山古人類文化的母親河荊溪的上源,沿途崖壑幽深,潭碧山青,林木蓊郁,充滿濃郁的原始風貌,景區內景點眾多,類型各異,多彩多姿,有深潭飛瀑,怪石峭巖,奇樹古藤,異草香花,尤其是擁有大量國家保護的各種珍稀植物,具有很高的旅游觀賞價值。
[物產經濟]村民經濟來源以種植農作物和果林業為主。這里盛產橄欖、枇杷、桃李、香蕉、楊梅等水果,這里還是閩侯縣毛竹資源三大區之一。在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指引下,各級政府大力扶持農民發展工業、商貿和服務業,逐步轉移富余勞動力,以竹木為原料的加工企業日益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