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屏南縣熙嶺鄉溪里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923203 | 身份證前6位:350923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隸屬政區:熙嶺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J | |
溪里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溪里村原系福建省屏南縣三十一都九保錦溪境,開基始祖沈九尊公于明朝(1441)年間自浙江入閩定居錦溪,帶領其子女世代繁衍至今已有5百多年歷史。這里曾留下他老人家很多傳奇事跡,傳說這里樹林濃密,時常有老虎出沒,他孤身一人把一只三百余斤的猛虎打死,時至今日這張老虎皮被族人一直珍藏著。在四面環山,青水嘩嘩,樹林濃郁的山谷間居住著一群勤勞而樸實的人民,這個村莊叫做溪里要地,小溪繞村而過,溪流中間有片茂密的竹林。一座石拱橋連接兩岸,村子水尾有座古建木拱橋橫空而過,猶如彩虹,極為優美壯觀,木拱橋兩岸名木古樹直聳云霄,每逢秋天,兩株夫妻紅豆杉結滿紅豆,盛世迷人,真可謂“山青水秀,景色怡人”。
溪里村系福建省屏南縣南縣熙嶺鄉的一個行政村,位于屏南縣東部有座直插云霄的三角寨峰下連綿起伏的山脈腳下,北與金造橋水庫交界,南與管洋接壤,西與井兜村為鄰,東靠熙嶺村,全村面積約1.8平方公里,距縣城35公里,海拔700米,轄大坮、程地2個自然村,居住223戶,900多人。溪里禁是革命老區村,在解放戰爭初期,-一個團的兵力對溪里村進行掃蕩,紅軍游擊隊為了保護勞苦民眾與-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在溪里村對面山上把敵人引向下馬溪深山。溪里村的民眾才可逃生,結果六名無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后來我村民眾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勇士,把六名無名英雄的遺骨葬在對面山上,每逢清明時節老師們都帶著學生去祭掃,講述他們的英雄事跡,有了他們的獻身革命精神才有今日成就。在新中國0的領導下,溪里村于1963年間糧食增產增收,被華東區評為“勞動模范村”。當時任支部書記張良仄同志出席了華東勞模大會,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溪里村于2002年被定為省級貧困村,由省地稅局掛鉤扶貧,在各級黨委、政府關心與支持下,于2003年底由省地稅局扶貧款蓋起了200平方米的教學樓,樓高兩層,溪里村希望小學蓋起來了,給溪里村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2004年七月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派了一們品德高尚,艱苦樸素的廖建敏同志擔任溪里村-,廖建敏書記帶領村兩委干部、群眾同心同德,誓拔窮根富苗,唱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和諧曲。
溪里村在廖建敏書記籌謀策劃下,干群一條心,于2004年底一條新修水泥路如游龍一般從谷底向山頂盤旋通往縣城,建起了安全飲用水工程,為村民解決歷史飲水難的問題。做好了有線電視,使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得到了充實。為人民增產增收奠定扎實的基礎,修通了長達7公里的機耕路,改變了傳統肩挑的做法。全村通了路燈,建起了休閑中心小廣場,為溪里村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此溪里村的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走向繁榮,走向富強。
全國與溪里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