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山內寨村 | 原稱仙來寨。宋代屬金田鄉還集里,明、清時期為還一里,民國時屬長坑區管轄,文革時期屬長坑公社九寨大隊,1981年隨藍田公社從長坑公社拆出稱九寨大隊,后改為……[詳細] |
九磜村 | 九磜村位于藍田鄉南部,朝天山的東麓,四面群山環抱,樹林茂密,村頭的南部有一條小溪,因有九丈之高的瀑布,“九磜”由此而得名。明、清屬金田鄉還一里,民國三十……[詳細] |
烏殊村 | 原稱烏畬,早期為陳姓開發,明嘉靖初期,長坑玉湖王氏遷居該地,陳姓移居外鄉,該地遂改為烏殊。明、清屬金田鄉還一里,民國三十五年屬藍進鄉進德保,1952年后……[詳細] |
進德村 | 進德古稱“箭竹”,進德村四面環山,原山里種毛竹多,株株毛竹象箭頭那樣立著,故稱“箭竹”。“箭竹”村的水尾有一個“天竺亭”,一進入“天竺亭”就是“箭竹”的……[詳細] |
后清村 | 后清村概況 【地名含義】后清村明清以前稱進德福昌保,并記載黃觀音山土名為后清,故稱。 【歷史沿革】設立于南宋時期,宋代屬金田鄉還集里,明清時……[詳細] |
烏土村 | 元末,當地顏氏始祖顏榮由漳州西橋紫泥山前遷入,為紀念原居地,取名紫泥。解放初與黃柏合鄉稱紫柏,1961年拆村時,因該地轄有烏土自然村,故名。烏土村系安溪……[詳細] |
藍一村 | 該地徐姓排行為三,故稱下房,雅化霞房,其地從藍田拆出,排列為一,故稱為藍一。明、清屬金田鄉還一里,民國三十五年屬藍進鄉尚霞保,1952年屬第十一區藍一鄉……[詳細] |
藍田村 | 藍田古稱“林田”,最早開發于唐朝,有曾、朱、羅、魏等姓氏。當時,森林茂密,水源充裕,先民們伐木墾荒,墾田,故稱“林田”,因閩南方言“林”與“籃”諧音,又……[詳細] |
內春村 | 明、清屬金田鄉還一里,民國三十五年屬藍進鄉華嶺保,1952年屬第十一區嶺頭鄉,1958年屬長坑公社嶺頭大隊,1981年從長坑公社拆出藍田公社嶺頭大隊,因……[詳細] |
益溪村 | 益溪村是安溪革命老區重點村之一,全村分為5個村民小組,158戶。總人口658人。全村分布3個自然角落,東與尚卿鄉尤俊村毗鄰,西與益嶺村為界,南與湖坂村連……[詳細] |
湖坂村 | 湖坂村乃安溪縣唯一的江姓自然村,自元朝初期由同安縣江佛智裔孫江怡則移入安溪縣藍田鄉湖坂村,始建橋仔頭祖祠居住,清代以前屬還一里,民國時期屬藍進鄉、華嶺![詳細] |
尚忠村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張資仁徙居此地時稱尚中,后雅化為尚忠。設立于明朝憲宗成三年(1467年),尚忠鄉簾始祖——抗元英雄張日中后裔,全村一字姓張氏,……[詳細] |
黃柏村 | 原名紫柏,因其地土壤為黃色,故名。黃柏村位于藍田鄉西南部,座落在雄偉壯觀的朝天山西側,距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東與九磜村接壤,西與蘆田鎮交界,南鄰烏土至蘆……[詳細] |
藍二村 | 古代藍田中古井是徐氏家族祖祠,徐氏宗族分長房、下房,長房有漆兜、虎形、福源等,分為藍二。明清屬金田鄉還一里,民國三十五年樹藍進鄉長美保,建國后,為安溪縣……[詳細] |
益嶺村 | 益嶺村舊時稱溪溢,岑頭,是通往尚卿徐州的一座大嶺,嶺項即稱嶺頭。后因與官橋嶺頭村同名,1981年命改為益嶺。明、清屬金田鄉還一里,民國三十五年屬藍進鄉華……[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藍田鄉共有15個行政村,2個鄉辦場。2002年,全鄉人口6568戶25661人;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600萬元,鄉財政收入32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21元,分別比2001年增長10.9%、9.6%和7.3%。計劃生育和人口控制目標得到進一步落實,計劃生育率93.67%,人口出生率9.24 ‰,節育措施到位率89.87%,實現計生臺帳微機管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精神文明建設扎實推進,連續兩年被縣委評為信訪“三無”鄉鎮。中、小學校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藍田中學、藍田中心學校分別通過縣素質教育評估,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政務公開逐步形成制度,第二輪黨建創先工作取得實效。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