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古田縣卓洋鄉樹兜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922205 | 身份證前6位:350922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隸屬政區:卓洋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J | |
樹兜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樹兜村系古田縣卓洋鄉的一個中等行政村。地處古田縣大東地區入口處的紅亭隘下第一村。西距古田縣城40公里,東距寧德70公里,北臨戴云山麓,南與卓洋、林前交界。古田至寧德公路靠北擦邊而過,吉洋至廖厝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
[村落與民居]:本村地域面積12.5平方公里,村落面積2平方公里。333戶,人口1200人,分15個村民小組。
[歷史人文]:樹兜原屬候官縣(今閩候縣)后改為福建福州府古田縣朱原里四十一都元和鄉樹兜村(今卓洋鄉樹兜村)。上溯到明永樂年即公元一四0六年,始祖伯鶴陳公由寧德西鄉東山村遷至樹兜,至今六百余年,繁衍21代人。
[建筑景觀]:樹兜村保留著明清時期建筑的陳氏宗祠,祖屋、廟宇、廊橋等古建筑群。1958年在村中央建一幢全民食堂,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之大,冠卓洋鄉建筑物之首。明清時期建筑的古民居,多數是傍獅山從上而下建成櫛比鱗次狀,上百幢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民居在山下盆地的小平原中整齊地拔地而起,與舊民居交相映襯,更顯其特色。這里山環水繞,鐘靈毓秀,人文薈萃,風景優美。尤其是村東河上架有一座長約百米,全用原木懸拱于河面上的單孔跨度為36米的廊橋,兩端有兩座對稱的小山,奇石嶙峋,古松參天,樹林茂密,四季郁郁蔥蔥,其枝葉兩邊向橋屋頂中央延伸,蔭蓋橋身。橋畔有兩座廟宇,綜稱其“湖山勝境”,此橋為勝境中的“樹蔭橋”,建于明永樂16年,后遭火毀,橋屋于民國九年重修。現分別被古田縣和寧德市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樹蔭橋”下有天然形成的龜蛇二石,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加上南北走向的廊橋,亦有“龜蛇銷‘大江’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之美喻。
[物產經濟]:樹兜村有耕地面積1200畝。村民以農業和食用菌生產為主,2005年人均收入達8500元以上。主要是發展特色農業,打造名牌產品。建立規模化,實用化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與亞西雅食用菌有限公司掛鉤,經有關部門的鑒定評估,本村已成為食用菌花菇無公害生產基地,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快了農業產業經營。同時搞好農戶與龍頭企業的購銷關系,有力地促進了農產品流通,提高了綜合生產能力。社會主義新農村雛型已基本形成。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