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漳浦縣官潯鎮洪霞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623106 | 身份證前6位:350623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隸屬政區:官潯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E | |
洪霞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紅霞村位于官潯鎮東部,西鄰西北村,北鄰錦江、下爐二村,南隔九嶺山(海拔333米)和風動石山(海拔357米)與赤嶺鄉交界。源自紅山的塘內溪流經村境,經西北、錦江匯于南溪。
政區沿革
民國時期屬官潯鎮的紅霞保,取洪田、霞帳二自然村各一字為保名。新中國初期合下爐村組成屬于第三區(官潯區)的爐霞鄉。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紅霞大隊。1984年8月屬長橋鄉的紅霞村,1985年5月從長橋鄉分設官潯鄉,1990年4月改為鎮,紅霞村屬官潯鄉(鎮)所轄。村轄洪田、下帳、寶林、下雄、坑尾5社(自然村),現共有620戶,2438人。其中,洪田234戶,912人;下帳229戶,882人;寶林29戶,112人;下雄59戶,220人;坑尾69戶,312人。
姓氏源流
紅霞何姓開基于明-元年(1388年),開基祖文用,是官潯上宗(添沮派)第六世。長房傳洪田,祖祠“善繼堂”;分傳寶林,祖祠“永昌堂”;下雄,祖祠“肇慶堂”;坑尾,祖祠“居敬堂”。三房傳霞帳,祖祠“錫類堂”。紅霞還有吳姓,開基于元代,今無吳姓,尚存祖祠遺址紅霞村除何姓外,還有少數藍、趙等姓村民。
經濟狀況
全村有耕地1838畝,其中水田1619畝,農地217畝,并有大片山地。水源豐富。主要農產品稻谷及荔枝、龍眼等水果。有可行駛機動車的村道通鎮政府所在地西北村。供電情況正常,家用電視機、電話機基本普及。全村共有電視機640臺,電話607部,手機1840臺,電冰箱453臺。小車有16輛,農用車6輛。解放前有國民學校(初小),解放后改為完全小學,校園面積2844平方米,1994年集資20多萬元建新校舍,校舍建筑面積880平方米。
名勝古跡
白廟樓,明代建造的土樓,已殘破,樓內有碧霞寺,也建于明代,今重建一新,祀定光佛。洪田古樓、寶林大樓、虎尾寨、霞帳寨、塘內巖,尚存遺址。霞帳現存古榕一株,寶林現存古榕多株。
新中國人物
何清江 人力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何進祥 發改局副局長
何思聰 漳浦綏安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園區總經理
何漢全 漳浦縣金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何碧海 廣州白云區環保局執法主任
何兩加 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設計師高級工程師
何聯盛 高級教師
鄧偉俊 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綜合科副科長
何碧長 福州銀河正券公司分析師
何東茂 廈門市勞動局副科
何宗明 漳浦職中高級教師
何清輝 漳浦動檢局主任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