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谑忻捞m區演豐鎮演海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60108102 | 身份證前6位:460108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0000 |
隸屬政區:演豐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瓊A | |
演海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演海村委會
演海村委會,隸屬演豐鎮,位于演豐鎮東北部,三面環海,東與文昌鋪前、羅豆隔海相望,西毗鄰邊海村。境內有曲口墟,墟上有曲口港,有客船通達鋪前港。土地總面積3549畝,其中耕地面積570.45畝,水旱田262.49畝,坡地307.96畝。該村下轄12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426戶,1602人,黎族2戶,8人。
1953年~1957年,漁業實行合作化,演海成為海南實現漁業合作化最早的漁村之一。1953年,共有漁帆船13只。1955年成立漁群社(初級社)國家扶持老區漁業發展,撥款建造1對60噸位大風拖帆船,編號為1號、2號船。1957年,演興鄉和興海鄉合并大鄉,改設演海鄉。當年演海鄉向國家貸款12萬元,建造2對60噸位風拖船,以及新造非機動風拖船8只。1959年演海鄉改設演海漁業公社,分設演海大隊。同時組建演海造船隊。1961年體制改革,以隊為核算,原1號、2號、5號、6號歸演海大隊,7號、8號歸北港大隊。1962年演海大隊將原造的木帆船淘汰變賣,重新建造機動流刺船7只,功率20千瓦,組建下廠漁業生產隊。1963年開始,演海大隊向國家貸款20萬元,造大船置膠絲流刺網,發展深海漁業。組建建新漁業生產隊,新造功率20千瓦流刺船6只;其他大隊企業、后塘、曲口、東山等漁業隊建造同樣類型漁船各2只。1974年,演海大隊調整作業結構,改小船造大船,增加漁船功率,發展中深海作業,開拓遠洋生產。1975年,國家重點扶持演海大隊建造2艘250千瓦、140噸機拖船,1976年投入生產。1979年,該村對原有的漁船實行承包到船。由于群眾思想認識不足,觀念陳舊,漁業隊相繼折散,船只網具變賣,除償還國家少部分貸款外,尚欠177000元。
1983年,群星大隊并入演海大隊,原當演海大隊支委的王鴻香辭職回村,自己造小船在近海捕蟹。三中全會后,在王鴻香的示范帶動下,該村黨支部積極引導村民以家庭形式,發展近海捕撈業,增加農民收入,成效顯著。
該村共有漁船159只,其中編內漁船124只,編外漁船35只?痛5只,中型客輪1艘。海洋捕撈占村民年收入45%。
海水養殖也是該村主要經濟來源。1971年,原演海公社發動群眾圍海造田,砍伐后山村至石路堤紅樹林1200畝。打大口徑井10口,改良土壤600畝,試種水稻失敗。1988年,?谝患夜驹谠撝烦邪300畝搞低位池養蝦,1991年失敗,宣告破產。
1991年~2001年,原演海鎮將該蝦塘轉包給村民養蝦,但收效不大。2002年,演海鎮并入演豐鎮,該蝦塘歸演海村村民。
自2002年10月起,在演豐鎮委鎮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引導下,該村鼓勵和支持村民將原來的低位池,改造成高位池,科學養蝦,增加農民收入,成效顯著。
至2010年5月,該片區共養殖高位蝦池300畝,其中溫棚75畝,農戶22戶,是演海村科學養蝦典型示范區。在示范區的示范帶動下,周邊的村莊共建造高位蝦池220畝,農戶16戶。該村對蝦養殖面積共達520畝。同時帶動其它養殖業的發展,全村共吊養蠔水域面積3500畝,吊養面積752畝,農戶15戶,還產生一個專業“養蠔村”。該村由7人組成一個咸水鴨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它的示范帶動下,全村共有咸水鴨養殖專業戶13戶。海水養殖占村民年收入40%。2009年人均年收入5240元,該村集體經濟收入52000元。
辦公電話:13016209968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