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因霍童山而得名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駐地在市西北部,距市駐地47公里,天下第一山西北側。海拔30米。原有霍童 、坂頭、坑里、黃土嶺、祖師堂、落頭山等10個自然村,現轄1個村,四個片區,41個村民小組,1778戶8856人。耕地面積3784.6畝,林地12368畝。農業以種植茶葉、水稻為主,果品以柑桔為主。除從事農業外,主要從事經商、手藝、外出打工等較多和普遍。公共設施有中學1所(寧二中)、小學2所。本村委會駐地即鎮駐地,有七所八站以及醫院1所,個體醫療站5所,郵政儲蓄電影院等。名人有革命烈士顏阿蘭,1931-1933年,閩東黨的早期領導清孝廉,江西東鄉縣等縣知縣鄭宗霖,清未秀才文史館館員黃以褒,近代閩東書畫名人潘玉珂等。名木古樹有掛牌保護的古榕2株,古樟1株。有區文物保護單位國共談判舊址文昌閣,以及街尾汪候亭,有碑刻為據的清乾隆年間古井1口。有霍童溪長堤一條、電站1座、大水渠4條。有舊街街尾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本村村民有部分信仰天主教。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霍童線獅以及聞名周邊的“二月一”迎燈節。有聞名的打草席、打剪刀、做糕餅等傳統工藝。有小支提寺、仙巖寺和甘露寺三處佛寺。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