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樟樹市吳城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60982203 | 身份證前6位:360982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隸屬政區:樟樹市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贛C | |
人口數量:約2.11萬人 | |
吳城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吳城鄉位于江西省樟樹市西北部,距樟樹城區38公里,距南昌市100公里,2002年6月由原山前鄉與湛溪鄉合并而成,因境內有著名商代吳城遺址而得名。全鄉總面積133.8平方公里,以丘陵山地為主,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有160個自然村、189個村小組。二00五年全鄉財政收入420.1萬元,目前總人口21050人。
吳城鄉山青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腴,資源豐富。有耕地45781.5畝,林地6000公頃,境內山塘水庫星羅密布,水面4萬余畝,僅小<二>型以上水庫就達18座,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是樟樹市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這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贛粵、滬瑞高速公路縱穿全鄉,附近設有進出口,樟宜公路、浙贛鐵路臨境而過,鄉村公路交*密布,四季暢通,通訊網絡、有線電視覆蓋全鄉。
吳城鄉有著悠久而渾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吳城商代遺址,位于蕭江上游丘陵陂地的吳城村委境內,面積約4平方公里,是江南首次發現迄今最大的商代大規模人類居住遺址,因修正了“商文化不過長江”之說而蜚聲海內外。1996年12月,國務院公布吳城遺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4月,吳城遺址評選為“國家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現已列入“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重點項目之一。
農業是吳城鄉的傳統優勢產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農業,積極推廣良種良法,加快品種更新改良。全鄉37578畝水稻優質雜交率達100%,年產優質稻3萬噸,生豬飼養基本實現自繁自養良種化,興建了3個萬頭良種豬基地,年出欄1000頭生豬的養殖場12家,年出欄良種豬45000余頭。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形成了頭、青皮冬瓜、獺兔等種養基地。
藥業以其迅猛發展之勢已成為吳城鄉經濟發展的推進器。鄉黨委、政府充分利用境內的山地荒坡,采取“土地流轉、對外招商、GAP操作”的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生產,短短幾年時間,藥材種植面積達18000余畝,建設匯仁、金達、天成、泓發、廟前、濟民、明星、新華山、十里店千畝連片藥材基地9個,吸納外地資金3000余萬元,其中黃梔子9000畝,吳茱萸3000畝,金銀花1000畝,美國黑核桃、黑櫻桃1000畝,藥棗1000畝,枳殼500畝,玉竹、黃柏、厚樸等品種2500畝。.
全國與吳城鄉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吳城鄉區劃
360982203001 210 山前居委會
360982203200 210 山中村
360982203201 220 東塘村
360982203202 220 雙港村
360982203203 220 蓮塘村
360982203204 220 秧田村
360982203205 220 塘下村
360982203206 220 吳城村
360982203207 220 堆上村
360982203208 220 路口村
360982203209 210 湛溪村
360982203210 220 白路村
360982203211 220 麾塘村
360982203212 220 沽塘村
360982203213 220 舉塘村
360982203214 220 上京村
360982203501 123 市試驗林場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