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上虞區曹娥街道董村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682002 | 身份證前6位:330682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隸屬政區:曹娥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D | |
董村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董村位于上虞市西部,距城區6公里。東靠金村,南連四豐村,西北依麗樟村。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2公里,面積為1.7平方公里。地處寧紹平原,河汊眾多,縱橫交錯,為典型的水鄉平原區。由雙板橋、謝家橋、小官湖沿和董村4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董村。相傳董村的祖先是紹興黨山人,在很久以前,因遷官來此,見這里環境優美,便即定居,后子孫繁衍遂成村落。原屬紹興縣樟塘鄉;1954年9月劃入上虞縣,仍屬樟塘鄉;1956年成立紅光高級社,屬長東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改為紅光生產隊,屬東關人民公社樟塘管理區;1961年改為紅光大隊,屬樟塘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董村原名,屬樟塘鄉;1992年屬蒿壩鎮。董村姓氏有朱、韓、孫、任、董、戚、趙等17姓,朱姓為望族,占總戶數的60%以上。1992年有390戶、1298人,其中務工人員占80%以上。現有耕地664畝,養殖基地100畝,種植基地52畝,海涂104畝,山林65畝,河流面積42畝。董村現有個私企業18家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83000萬元,人均分配11688元。
向"一優二高"邁進的農業
董村自1956年組織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以來,一直是上虞農業生產先進單位。以種植水稻、麥類和油菜子為主,兼種棉、麻、茶等經濟作物,同時發展漁業、畜牧業和山林生產。自1990年以來,糧食畝產連續3年超噸,1992年糧食畝產達1070公斤。其他種植業、養殖業全都獲得豐收,1992年純農業收入達122萬元。
村為浙江省農業機械化試點村、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試點村、上虞市噸糧田工程建設指揮"方"。現已走上以工補農、以工建農發展農業的新路子。配備早稻工廠化育秧設備,有機動插秧機2臺、稻麥聯合收割機2臺、開溝機2臺;全村現有機耕路4890米,手扶拖拉機基本上能到每塊田頭;架設有138檔農用電線,極大多數田塊只要用一根電纜線打稻機就可使用;農田灌溉設備齊全,有固定抽水機20臺,船裝抽水機2臺,大小潛水泵9只,4310米渠道多數采用水泥鋪澆的渠道。平均每年投資近10萬元用于農業,采取貼糧貼肥政策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開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5戶種糧大戶承包土地170畝。同時,選擇農技基礎比較好的10戶農戶為示范戶、重點戶,做到以點帶"方",以"方"促面。為促進農業生產的更好發展,建立農業服務隊,搞好產前、產中、產后"三供、五統一"的社會化服務,即實現統一供種、統一繁育、統一供肥、統一供藥、統一服務。全村農業基本實現田塊格子化,溝渠網狀化,操作機械化,服務社會化。
1992年下半年開始,與上虞市外貿單位共同投資開發114畝蔬菜基地,現已建造10個蔬菜大棚,主要生產適時蔬菜和出口蔬菜,種植各種辣椒、番茄、黃瓜、西葫蘆、黑大豆等,同時試養烏骨雞、白鴿、野鴨、牛蛙、河蟹等,發展養殖業。"一優二高"農業正在形成。
以紡織印染為主的工業
董村的工業起步于1976年,當時村里用僅有的4000元集體資金,購買6臺舊織機,在3間泥墻屋辦起上虞縣樟塘人民公社紅光大隊織帶廠。1978年后,以織帶廠為支柱,村工業得到迅速發展,至1992年初步形成紡織、印染、五金、塑料、建材等5大行業,其中紡織印染比較齊全。全村有集體工業企業8家,以上虞織造印染總公司為龍頭,下轄上虞市布廠、上虞巾被織帶廠、華達漂染有限公司、浙江虞興織造有限公司、浙江佳鴻漂染有限公司、浙江虹達染整有限公司、預制品廠、五金塑料廠等,工業固定資產達4850萬元。上虞織造印染總公司為浙江省輕工業廳歸口企業,省級重點骨干企業,廠房面積達6.5萬平方米,有職工近千名。董村立足科技興廠、興村,全村現有科技人員100名,其中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8名,采用重獎有功科技人員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同時聘請無錫、寧波等印染大企業科技人員,幫助提高企業素質和產品質量;企業已初步形成以專業技術人員為骨干,紡織、印染、檢測、機械、電器、維修、安裝等技術工人為基礎的成梯次科技隊伍,增強了先進設備、工藝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自1990年以來先后從德國、瑞士、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進具有80年代末國際先進水平的電腦控制的全套和無梭織帶設備,并從香港引進羊毛、兔毛、棉紗、麻紗等高檔紗線的染色工藝,為開發高、精、尖新產品創造良好條件,使染出的紗線、織出的面料色澤鮮艷、手感滑潤、牢固、耐磨、耐蝕,企業因而成為省外貿高檔紗線染色基地。1988年,引進外資500多萬元,創辦上虞縣第二家中外合資企業華達漂染有限公司。1989年,創辦中外合資年產值達600多萬元的虞興織造有限公司。1991年,陸續引進外資1471萬元
全國與董村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