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廬江縣白湖鎮白湖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0124110 | 身份證前6位:340124 |
長途區號:0565 | 郵政編碼:238000 |
隸屬政區:白湖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皖Q | |
白湖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白湖社區地處白湖鎮中部,東與梅山村相鄰,西與白湖村、孫咀村相鄰,南與金灣社區相鄰,北與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唇齒相依。軍二路貫通東西,白湖港運轉南北,交通方便。白湖社區轄區面積1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18畝,常住人口20320人,其中農業人口5770人;低保戶148人,五保戶22人,總戶數5803戶,36個網格,省直單位4個,縣直、鎮直單位11個,學校3所,幼兒園4所,金融機構3個,衛生機構4個,個體工商戶546個。
新成立的白湖社區被批準為城市社區,副科級建制,隸屬于白湖鎮黨委政府指導,批準成立了白湖社區黨委,選舉產生了白湖社區居民委員會組成成員,社區現有在職干部11人,其中-1人,書記1人,副書記2人,主任1人(交叉任職),副主任1人,委員5人,大學生村官1人。
社區剛剛成立,我們將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打造“和諧、穩定、繁榮、宜居”的新白湖而努力奮斗!
原塘串河村,距縣城東17公里,東經117°4′,北緯31°1′。清光緒十一年(1885)《廬江縣志》載:黃陂湖通后湖者曰“麻線河”,后湖通白湖者曰“塘缺河”,兩河窄狹彎曲。塘缺河為來往商船停泊之地和渡口。清咸豐間只有10多戶人家,亦農亦漁亦商。同治三年(1864),塘缺河鎮列為全縣三十二鎮之一。民國中期有108戶300余人。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占該鎮以東無為境之黃姑閘,來往客商不能由陸路東下黃姑、襄安、無為,街民在塘缺河老街北首白湖岸邊建船碼頭,供皖西大別山等地商人往來,曾一度繁榮。民國32年后陸續從老街和楊柳、裴崗等地遷來60戶305人,土公路旁開店設鋪。建國后,縣人民政府兩次組織民工將麻線河和塘缺河疏浚取直,河床拓寬為30米,使河湖之水相通互串,遂改名“塘串河”。1956年白湖農場場部遷建于此,逐步形成現在的塘串河街。它北與白湖農場東、西大圩隔河相望,南依裴崗聯圩北之裴河。原老街長百米,寬5米,多是草房;現街道長1500米,寬10米,渣油路面,樓房林立。有國營、合作工業10家、商業93家、個體戶5家、攤販27家。閥門廠占地面積57806平方米,建筑面積34063平方米。農貿市場占地5畝,四季繁榮。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