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203203 | 身份證前6位:520203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53400 |
隸屬政區:六枝特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貴B | |
牛場苗族彝族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 簡介 |
大箐村 | 大箐村位于牛場鄉政府東南部,距牛場鄉政府8公里,土地面積6.1平方公里,轄區內10個村民組,(清光一組、精光二組、彎刀沖組、神樹寨組、岔河組、龍洞組、河……[詳細] |
黃坪村 | 黃坪村位于牛場鄉政府東北部,距牛場鄉政府10公里,與水城縣化樂鄉緊一河之隔,土地面積13.2平方公里,轄區內18個村民組,(王家包、大田、徐家丫口、瓦廠……[詳細] |
尖巖村 | 尖巖村共有數803戶3131人,轄16個村民組(彭家寨,黃樹林,半坡,大寨,下寨,沖頭,對門,新寨,尖巖上,尖巖下,胡家包,應家巖,耿家彎,楊家彎,小水……[詳細] |
牛場村 | 牛場村位于牛場鄉政府所在地,村委駐地在牛場街上,東與黔中村相連,西與云盤村接壤,南與新場鄉戛納村隔河相望,北面、東北面分別與興隆村、尖巖村相接。全村共有……[詳細] |
平寨村 | 平寨村距牛場鄉政府駐地5.4公里,東連興隆村,北接箐腳村,南面與云盤村毗鄰,西面與黃坪村接壤,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村區域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2……[詳細] |
黔中村 | 黔中村位于牛場鄉政府駐地東南部,距鄉政府駐地6.2公里,區域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03畝,林地310畝,草地300畝,系牛場鄉的東大門。全村轄……[詳細] |
箐腳村 | 箐腳村位于牛場鄉東北部,距政府駐地7公里,全村轄15個村民組,全村543戶,人口2323人,耕地面積1188畝,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448人,人均純收入4……[詳細] |
興隆村 | 興隆村位于牛場鄉政府西北部,距鄉政府駐地2公里,轄10個村民組422戶,1709人,其中少數民族784人,總面積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62……[詳細] |
云盤村 | 云盤村座落于烏蒙山脈與苗岒山脈分水岒處,位于牛場鄉政府東南面,村委駐地距鄉政府3.5公里,全村總面積10.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30米,年平均溫度13……[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牛場苗族彝族鄉位于貴州省六枝特區西北部,距六枝特區政府駐地65公里,地勢呈東南低、西北高的階梯狀。東與織金縣相鄰,西與水城縣接壤,北抵納雍縣,南面和東南面分別與六枝特區的新場、梭戛二鄉隔河相望。全鄉被烏江上游的三岔河和攔龍河四面環繞,形成一座81平方公里的“島嶼”。
六(枝)牛(場)公路是六枝通往牛場的唯一通道,牛(場)百(興)公路與牛(場)化(樂)公路橫貫牛場全境,形成四通八達之勢,推動著牛場的建設與發展。鄉轄9個行政村125個村民組,5146戶20929人 地理位置
(截至2006年數據統計)。境內居住著漢、苗、彝、回、仡佬、布依、蒙古等多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數的42.2%。
-農業發展
由于地域因素,牛場苗族彝族鄉境內無礦產資源,但這里卻有著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境內邊緣地帶多為懸崖和陡坡,中心地帶多為土山和壩子;日照充足,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降水充沛,無霜期長;平均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3.5℃,年降雨量1380毫米,無霜期達265天,年日照時數達1300小時,適宜玉米,小麥、辣椒、烤煙、洋芋等農作物生長。因此,農業主要以農作物種植為主,但受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響,農產品商品率較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種植業中,糧食作物的比重偏大,種植、養殖、加工比例為7:2:1,
-經濟發展
“十五”期間累計完成國民生產值總21335萬元,與“九五”相比增長2300萬元,增長率為12%。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3989萬元,第二產業完成3368萬元,第三產業完成3978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完成23500萬元,同比增長980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2800萬元,同比增長100萬元;完成稅金50萬元,同比增長15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480萬元 牛場苗族彝族鄉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50萬元,同比增長50萬元;完成勞務輸出12500人,組織勞務輸出300人,勞務輸出總收入2000萬元,同比增長860萬元;糧食總產量完成36500噸,同比增長1915噸,增長率為1.2%以上。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305.4萬元,同比增長165萬元。農民年均純收入增加100元以上。鄉內有豐富的荒山、草坡,適宜發展肉牛、黑山養的養殖及種植中藥材、用材林和經果林等,種植優質梨、雞血李、獼猴桃,鮮果全部投入市場,另還種植有天麻、銀杏、杜仲、半夏等中草藥材,荒山、草地有著很大的開發潛力。
-民族風情
牛場是個多民族鄉,每一種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生活習慣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月明星稀的夜晚,到處可見到青年男女們在月光下卿卿我我,竹林樹叢深處傳來陣陣的竹笛、口琴聲和歡笑聲,那是苗族青年在“曬月亮”;每逢紅白喜事,村寨便會嗩吶了陣陣,笙歌燕舞,那便是苗族同胞的蘆笙舞和嗩吶曲;正月里的苗族跳花節,苗族青年男女都穿上做工精巧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用各種方式表情達意,場面壯觀,熱鬧非凡。風情萬千的苗家“牛角酒”,定讓您陶醉其中,更有那古老的織布、繡花和多彩的蠟染藝術,更會讓您感到驚奇和贊嘆。此外,還有彝族的“搶親”“獻山”,苗族的“打嘎”等也能讓您耳目一新,你一定會為淵遠流長和具有獨特風格民族文化意蘊而深深打動。
-名優特產
名優特產牛場辣椒栽種歷史悠久,獨具地方特色,不僅色澤鮮艷,體大肉厚,而且香辣可口,營養豐富。據貴州大學生化營養研究所化驗分析,牛場辣椒粗蛋白含量為15-29%、維B20.96%、維C71.09%,維E10.79%,鐵8.66%,鈣87.42%,鋅1;43%,總糖27.37%,脂肪14.33%,粗纖維20.36%,還含有人體必須的17種氨基酸。長期食用不僅有助于消化,還可治療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癥,并有減肥之功效。牛場辣椒在省內的水城、畢節、安順、貴陽等地廣受贊譽,在湛江、海南、大連、北京等參展頗受消費者青睞,:甚至旅居海外的華人品嘗后也紛紛寫信求購。中央電視臺曾約請我鄉,幫助打廣告,外地客商對牛場辣椒也情有獨鐘。牛場鄉現年種植辣椒3000余畝,產干椒60余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自辣椒部分達250元,約占總收入的25%,系全鄉一大支柱、特色產品,現在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牛場鄉正在進行辣椒品改試驗,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跟國內處知名企業對接,打造牛場辣椒品牌,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為發展牛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條件。
-旅游資源
牛場苗族彝族鄉憑借獨特的自然人文優勢,開發多彩旅游觀光業,多條旅游線并存:以解放天險窗子洞歷史素材、安健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體開發紅色旅游線;以即將上馬的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尖巖大雪廠森林園區、九岔地百里林場為載體開發綠色旅游線;以民主革命人士安健等歷史背景及平寨村水落洞歪梳苗民族文化為依托開發人文旅游線;加強梭戛——牛場——化樂路段連通,形成自巖腳鎮回龍溪景區往北的梭戛長角苗——牛場歪梳苗——水城縣陡箐鄉花背苗民族風情旅游文化鏈,跟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旅游線相對接。-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牛場苗族彝族鄉區劃
520203203201 220 黔中村
520203203202 220 云盤村
520203203203 210 牛場村
520203203204 220 尖巖村
520203203205 220 黃坪村
520203203206 220 平寨村
520203203207 220 箐腳村
520203203208 220 新隆村
520203203209 220 大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