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漳浦縣長橋鎮溪內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623109 | 身份證前6位:350623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隸屬政區:長橋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E | |
溪內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溪內村位于整個溪內村中部,縣道525線從村莊前面穿越,東接赤土鄉,西鄰國道324線,全村共有人口596人,耕地532畝,山地基尾桉種植和水果種植是我村主要的種植基地。西邊正在興建的海峽兩岸農業硅谷項目更體現出了我村的壯麗。
塘野阮姓、祖先源自石美(今龍海市角美鎮石美村)。開基祖阮溪淵自光洲固始入閩抵漳、唐光啟年(885-888年)共生育有十三子,以“世德堂”為號立家祠,其后裔分布漳州市各地區、福建地區、廣東、廣西、港澳、臺灣及日本、東南亞、美國等。
塘野始祖從石美遷出,移居龍海木棉暫住,再遷至今日塘野開基,之后光宗耀祖,蓬勃發展,培育出了一大批人才,明代崇禎年間,阮亮夫任-;洪武年間(1386年)阮思聰任長太縣知縣;在清代康熙年間(1711年)阮宏俊任武舉人;順治4年(1647年)阮駿任兵部尚書,嘉慶六年(1801年)阮常泰、阮孝為先后恩受發進士,阮葵文為武進士,任斥門、臺灣水師參事;福州守將阮言官贈文郎;阮文錫受世襲干戶裔的封賜;阮應良清代員生,監助教;阮繼流,任吳川縣官,七年一塵不染,清白一生。
新中國成立以后,塘野人口發展壯大,整個村莊得到了快速發展。1986年及1995年兩次集資,共投入30多萬元,重建溪內小學校舍,校園總面積達3800平方米,共設有7個班級,一個幼兒班。2007年在縣道525線邊建設溪內村委會辦公大樓,總建筑面積達440平方米。2010年新修村莊道路850米,合計3825米。村莊亮化工程的亮化長度3公里。坐立于縣道525線邊的南山洋開發區更體現出了塘野的亮點。
培育人才、發展經濟是發展的硬道理。80年代后,塘野村共培育出大專以上的人才27人,其中博士生1人。在全國各個城市發展的有69人,創辦工廠企業及開設修理、美容等行業。
全國與溪內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