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鎮林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0824110 | 身份證前6位:340824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隸屬政區:天柱山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H | |
林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天柱山鎮林莊村坐落在天柱山鎮東部,東與梅城鎮接壤,西連風景村,南臨潛河,北接天柱山風景區虎頭崖景區,轄區總面積4.97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為高山、盆地、平原,即虎頭崖余脈地帶大王山、菜林莊盆地和潛河之濱王家坂平原。村內主要河流兩條:潛河沿村南部邊緣經過;菱角河源于虎頭崖穿菜林莊盆地在旌駕橋處匯入潛河。
林莊村村名源于“菜林莊”。根史料記載,唐乾元初年,牛頭禪崇慧大師來到虎頭崖玉鏡峰下創寺,永泰元年(765年),唐代宗封為天柱禪寺。寺后有太子閣,相傳為梁昭明太子讀書處,位置為現在的天寺村。天柱禪寺鼎盛時期有僧侶三千人。林莊盆地由于氣候、土壤條件良好,被天柱禪寺選定為定點供寺菜園。盆地下口林河畈出產的蘿卜,自古以來久負盛名,體均皮薄,水足嫩脆、香甜可口,被太子閣選中定為貢品。林莊盆地因此而得名為“菜林莊”,解放后曾設為林河鄉,撤鄉后改為林莊村。
全村現設6個村民組,現有農戶523戶,1960人口,山場總面積6100畝,耕地總面積681畝。2008年糧食播種面積568畝,總產227噸;油菜播種面積108畝,總產13噸;棉花播種面積32畝,總產2.3噸;蔬菜播種面積115畝,總產310噸;油茶總面積800畝,產茶籽466噸。2008年農業總收入460萬元,加工業總收入26萬元;第三產業收入327萬元;勞務輸出收入3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萬元。現有林莊23個,規劃布點6個,正在動工新建新農村示范點1個。
林莊村地理位置優越。處于通往天柱山主景區的主干道東側,是天柱山中心鎮鎮區所在地。村內交通便利,東有簡易公路與天柱山旅游度假區相連;南有105國道穿過,新建的野寨大橋連接東香高速出口和鎮區中心;西有茶野路連接天柱山主景區;北有虎頭崖景區公路通往虎頭崖景區;新建的林莊村級公路縱貫林莊盆地,連接五個居民區。坐落在林莊村境內的相關單位有天柱山鎮人民政府、公安分局、交警四中隊、天柱山初中、地稅分局、供電所、水廠、土地分局、文化站、潛山縣機械化道班等,即將動工新建的單位有新農合衛生院、農技站,主要旅游服務設施有皖鎮、桂花園、梅花園以及正在籌建的溫泉度假村和安徽大王山國際山村度假群落。
林莊村自然條件優良。低山丘陵,山谷緩坡,林木茂密,林種繁多,生態良好,環境優良。基礎設施條件相對優勢,農業林業等基礎產業發展穩定。區域內土壤墑性較好,為3個土類、5個亞類、10個土屬、11個土種;山上有77種林木,82種中藥材,17種果類,186種草類,植被良好。優質蔬菜是該村傳統產品,油茶、蟲草雞是該村新開發的生態環保保健食品;休閑農業是該村新發展的旅游產業。
林莊村文化底蘊深厚。自古是道教、禪宗福地,物化天寶,養生樂園。虎頭崖景區保留有眾多的古人題刻的摩巖石刻,比如:“仙洞重華”、“超然物表”、“元氣磅礴”、“宛然仙境”等等,就是古代文人對該地區自然環境的一種崇高評價,現已成為我們共同打造“皖國菜林莊、山村養生園”項目的可靠歷史依據。
林莊村兩委班子一班人,緊緊團結在一起,以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動力,全力配合鎮黨委、鎮政府提出的“旅游興鎮”的發展戰略,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天柱山風景區為背景,以菜林莊盆地為中心,做大、做強、做活“菜”、“林”、“莊”文章,把林莊村建成與天柱山大旅游相銜接的新型貢菜之鄉、國際山村度假群落、現代山地養生樂園。
全國與林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