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市屯溪區新潭鎮仙和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004100 | 身份證前6位:341004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隸屬政區:新潭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J | |
仙和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仙和村位于北緯29°46′43″~東經118°16′49″,地處黃山余脈,屬山崗丘陵地帶,四周環山,海拔150米左右。仙和村原隸屬黃山市歙縣巖寺鎮, 1987年11月2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徽州地區,成立地級黃山市,徽州區應運而生,仙和村隨巖寺鎮一并劃入徽州區。
仙和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東北距徽州區8KM、東南距屯溪區8KM、西距休寧縣10KM,為三縣(區)同衢之地,三縣(區)界碑位于本村金雞峰上。西距黃山經濟開發區3KM、南距黃山機場6KM、西距合銅黃高速屯溪出口7KM、北距在建的合(肥)福(州)高鐵站6KM,北距旅游勝地黃山70 KM。
仙和環境優美,物產豐盈。盛產稻米、油菜、玉米和各種時令蔬菜,以及聞名遐邇的仙和牛肉,精美絕倫的仙和十字繡、木雕。仙和青山綠水、粉墻黛瓦、樸素屋舍、悠閑農家。
仙和村由4個自然村組成,為仙村、方和興、莊屋、石塘,11個村民小組。仙村有仙村、永豐、常青、富強、永新、永紅6個村民小組;方和興有順和1個村民小組;莊屋有莊屋、潛山2個村民小組;石塘有石林、石川2個村民小組。有耕地1600多畝,旱地1200多畝,山場1800多畝。截止2011年底,全村人口1293人,人均收入6300余元;
2011年8月村兩委班子換屆后,村兩委成員5人,平均年齡37.6歲。村黨支部委員3人(與村委會交叉任職1人),0正式黨員38名,預備黨員5名;村委會委員3人,村民小組組長11人,村民代表36人(其中婦女代表18人),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3人,計劃生育助理員1人。
2011年,仙和村在巖寺鎮黨委、鎮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兩委一班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省九次-會、市(區)五次-會和鎮十一次-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進一步深化拓展農村基層黨建“動車組工程”和“村居比發展、干部比服務”活動,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以農村黨員干部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推動農村科學發展。村兩委一班人齊心協力,勵志圖強,勤奮工作,從群眾最關心的事做起,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村兩委長效工作機制;找準定位,搶抓機遇,積極發展和壯大仙和村集體經濟;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示范戶,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努力實現各項工作創先爭優,為開創我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而勤奮工作。
仙和,一個魅力四射的小村。青山綠水繞田間,粉墻黛瓦映翠竹。良田山場,鳥語花香,天然氧吧,生態和諧。
仙和,一個厚積薄發的小村,巖寺鐵軍傳精神,村居爭優比發展。干部帶頭,黨員表率,群眾合力,奮力崛起。
仙和,一個和諧幸福的小村。組織建設動車組,發展經濟齊努力。農民富裕,社會穩定,鄰里和睦,全面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