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市黃山區(qū)焦村鎮(zhèn)陳村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003105 | 身份證前6位:341003 |
長途區(qū)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隸屬政區(qū):焦村鎮(zhèn)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J | |
陳村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qū)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qū)的人口數量、區(qū)域面積、郵編區(qū)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qū)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lián)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qū)信息。
一、 地理位置
陳村村位于黃山西麓,東臨黃山風景區(qū)、洋湖公益林場;西靠湯劉村;北與龍源村交界;發(fā)源于黃山光明頂的前溪河、后溪河貫穿全村。村中心位置與焦村鎮(zhèn)政府所在地相距1公里左右;于黃山區(qū)城區(qū)相距18公里左右。
二、 自然條件
陳村村系山區(qū)丘陵地貌,四周環(huán)山,前、后溪河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地域面積約19325畝,林地面積15244畝,耕地面積4081畝,果園面積100畝,水域面積20余畝。村莊東臨西海,風景秀麗迷人,旅游資源優(yōu)勢明顯;山間千畝良田盆地土質肥沃,農牧業(yè)條件較好;毛竹資源豐富;山場宜林面積較多,林業(yè)發(fā)展前景廣闊。四季分明,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重要降水集中在早春和梅雨季節(jié),夏秋多旱,全年日照時間1900多小時,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220天以上,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85%
三、建置沿革
陳村村古時為太平西鄉(xiāng)一圖,1939年撤鄉(xiāng)建政,屬太平縣焦村鄉(xiāng)陳村保,1950年5月屬焦村鄉(xiāng),1952年屬龍源鄉(xiāng),1958年10月歸屬龍源人民公社焦管區(qū),1966年2月屬焦村人民公社,1983年7月撤社建鄉(xiāng),屬焦村鄉(xiāng),1992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改為焦村鎮(zhèn)陳村村至今。
四,歷史文化 唐朝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天竺國(古印度)高僧麻衣禪師萬里東來,在陳村的黃山翠微峰下興建翠微禪寺。1989年,演龍大師對翠微古寺進行了修繕和擴建,現成為在黃山區(qū)頗具影響的佛教文化旅游勝地,每年農歷六月十九的翠微佛法大會,在周邊國家和地區(qū)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陳村歷史上曾出進士二人,清末民初,陳村人陳少峰曾任督參議員,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出巨資編著了《黃山指南》,為黃山大小七十二峰命名,對宣傳黃山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陳少峰創(chuàng)辦了焦村小學;其子陳明軒曾組織捐資創(chuàng)建太平縣處級中學,并任校長,陳氏父子重視教育,被當地群眾廣為傳頌。陳村以姓為村,緣自陳姓為當地大姓,陳氏祖于唐朝末年由江西遷入,至清代康乾時期,陳氏家族已是人丁興旺,街面繁榮,最盛時人口逾2萬余人。清咸豐年間,太平軍入村-,人口銳減衰落。解放后,移民遷入,陳村逐漸發(fā)展,目前陳姓住戶約占全村總數的30%。建于清代中期,占地3000多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的陳氏宗祠,毀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一場火災,遺跡尚存,現為焦村中學所在地。
五、村莊人口經濟狀況
陳村村現有650余戶,人口1653人,有12個村民小組,分別是:陳下、陳中、陳上、洋湖坑、蔣村頭、竹溪、社屋、大路,峰景、下馬山、下前山、犬形村民組。現主導產業(yè)有:水稻、菜籽油、竹木、食用菌、吊瓜、畜牧業(yè)以及勞務收入。
六、村莊內基礎設施
1、交通、通訊、水利電力、廣播電視基礎設施:
陳村村交通便利,距218省道1公里左右。焦小公路穿村而過,通往翠微寺的長達3公里的道路全部澆筑成水泥路面。蔣村頭、洋湖坑、峰景、下馬山、下前山、犬形村民組的道路全部澆筑水泥。路面寬2.5—3米;竹溪、社屋組的機耕路的路面沙石墊層已完工,路面的硬化指日可待。全村安裝程控電話達96%,村民配備手機達70%,手機移動通訊信號覆蓋率達100%.村內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和當家塘一處。二十世紀末期經過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的項目實施,農田灌溉條件得到改善,實現渠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治理標準;機耕道路建設已四通八達,有利于大型機械的操作。農戶生活用水全部用上自來水。生活用電已全面普及,生產用電輸電線已通村內。有線電視入戶率達60%,電腦入戶率達10%。
2、文教衛(wèi)生商業(yè)基礎設施:
村莊內現有衛(wèi)生室一處,建筑面積達160平方米,從醫(yī)人員一名;有中心中學及小學各一所,教職工 50 人,學生600 余人,有商店六處,小型超市一處。村有圖書室一處。
七、村莊地質狀況
村莊地質狀況良好,經地質部門勘察現無地質災害點。
八、村集體經濟及基層組織狀況
2010年,陳村村集體經濟達到56 萬元,人均收入達6656元。村黨總支現有黨員68人,黨支部3個,黨小組11個。黨員平均年齡 50周歲 。村黨總支成員5人,村委會成員3人,2人實行交叉任職,兩委平均年齡 49 周歲,其中大專文化程度2人,高中文化程度2人,在讀大專2人。村活動中心為框架結構的三層樓房,建筑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村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現已實行村民代表大會制度、黨員議事會制度、黨務公開、村務公開、村規(guī)民約等,并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的工作法來陽光議事。
九、村莊的環(huán)境衛(wèi)生
目前,陳村的農戶畜、禽已圈養(yǎng)為主,極少放養(yǎng)。人畜糞便全部漚肥下田種莊稼。居民生活污水自然排放。相對集中的村民組都建有垃圾池,集中堆放垃圾,并定期清理,配備專職保潔員一名。
十、居民生活生活燃料使用情況
村莊內居民生活燃料是液化氣、電,沼氣,柴禾。以液化氣為主。沼氣占全村30%。太陽能熱水器入戶率達50%.
全國與陳村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qū)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qū)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qū)的省份、城市、鄉(xiāng)鎮(zhèn)、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lián)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