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鹽湖區東郭鎮界村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802106 | 身份證前6位:140802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隸屬政區:東郭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M | |
界村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界(gai)村位于東郭鎮政府所在地東郭村的西邊,南靠中條山與平陸接壤,西鄰蚩尤村,北臨鴨子灘與安邑辦事處楊家莊隔灘相望。村南趙家窯、郭家窯、段家窯、楊家窯四個沿山村莊屬界村。全村10個居民組,611戶,2166人。總面積21000畝,占全鎮四分之一,其中耕地2676畝。產業以傳統種植業和勞務為主。村有圖書室和業余劇團,龍燈舞為傳統社火節目。村南有運城環城高速,村中有解楊公路穿村而過,村東有安東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村民楊姓最多,其次張姓,二姓占總人口一半。
界村是一個古老村莊,原名“麥郭村”。據碑記載,原村址在村西一界。由于中條山經常發大水,村莊向東遷移一界,故名界村;有一說,黃帝戰蚩尤,以界村為分界線,故名。1989年,村民王建民在村西挖出戰國時期魏國七枚貨幣;2001年,村民范中文挖出石羊、石獅;還出土有唐代海獸葡萄鏡。1983年,底水上潮,村莊開始向南搬遷,全村進行新農村建設。
新中國成立后,界村發生了巨大變化。1955年被評為全省優撫工作先進單位,獎木匾“優軍模范村”和一匹大軍馬;1964年,全省“農業生產先進集體”,界村黨支部為晉南十桿旗之一;1965年,全省“林茂糧豐”先進村,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臨視察,并留下《訪界村》詩一首;1973年,全國林業現場會在運城召開,界村是參觀點。模范人物有全國“三八紅旗手”王玉霞、山西省勞動模范張四澇、晉南專區先進支部書記張山虎等。
1934年《安邑縣志》記載有界村城堡,即北關門和南關門,均為明朝兵科給事中楊炳建造。楊炳平白蓮教有功,為魯王贊許,著《平妖祿繪》。歸里筑村墻如堡壘狀,有人密奏,被魏忠賢害,失頭。后朝廷為楊炳平反,賜金頭,魯王親贈“功高社稷”大匾。楊墳多次被掘,為后葬者戒。
趙家窯的龍戲鳳古槐、段家窯溝口的鳳翎舞春風古槐、楊家窯觀音廟前威虎鎮山古槐,均有500年歷史,約明朝正德年間栽植。其中,虎槐為鹽湖區最大的古槐。同治2年(1864年)的觀音廟石碑記載,康熙初年、嘉慶七年、道光七年重修觀音廟和咸豐擴建照壁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