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甘坊鎮位于奉新縣城西南部,東與上富鎮毗連,西與西塔鄉接壤,南與宜豐縣交界,北與溜頭鄉相鄰。距縣城58公里,總面積76平方公里。四周青山環抱,綠水縈繞,長年氣候溫和,雨水調順,自古民風淳樸,人文鼎盛,歷史上就是贛西北山區境內一個繁榮古鎮,全鎮轄六村一場,56個村民小組,118個自然村落,集鎮中心人口達2500余人,總人口6200余人。
甘坊的歷史是輝煌的。進入境內標志性的建筑― 青云塔,始建于乾隆年間,是目前我縣保存完好的寶塔之一。當年的老街、石路、寺廟、祠堂以及明清的住宅建筑無不折射出甘坊歷史的繁榮和昌盛。
甘坊鎮資源富庶,全鎮有耕地7987畝,人均占有1.8畝,糧食生產主要以一晚水稻栽培為主,有林地面積70845畝(不含國營部分),其中毛竹林面積28067畝,毛竹自然生長量33.1萬支,是全國13個毛竹林基地之一,活立木蓄積量13萬立方米,是我縣毛竹、杉木的主要產地。林區草山草坡有一萬多畝,為適度開發養牛養羊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林區野生中藥材有100余種,野生動物180多種,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動物有20余種.
改革開放以來,甘坊鎮黨委、0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依托本區域毛竹、水電兩大優勢,先后引進竹地板加工廠等私營企業。全鎮境內已開發小水電15座,水電裝機容量8300千瓦。
在生產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集市商貿繁榮,生產生活物資市場供應齊全,集鎮建設啟動運作,街道整改美化’亮化取得初步成效,3.5萬伏的輸變電站可以滿足工業、農業發展和生活用電的需要。2002年投資70余萬元,供水4000噸的自來水廠已交付使用,飲水達到衛生標準,日供水能力完全可以滿足集鎮生活用水需要。奉銅公路的擴建硬化規劃,百丈寺、青云峽旅游景點的開發為甘坊的發展裝上了發展的助力器。
甘坊綠色農業開發豐富,盛產香菇,云耳,獼猴桃、干筍,山羊養殖已成為當地農戶發展經濟的一大支柱。甘坊地資源富有,現有鈾礦、鉀長石礦、坦妮礦以及瓷土,蘊藏量大,開發價值高。
“片片梧桐樹,只待鳳凰至”,山青水秀的甘坊歡迎您的到來。
二、領導分工
童學麗: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許貽湖:協助黨委全面工作,主持0全面工作,主管經濟、財政、稅收、統計、審計、物價、關注民生工程。
閔紹金:協助0全面工作,主管黨群、工業、政法、集鎮、協管財稅、分管信訪、民政、機關事務。掛點甘坊村。
涂 華:主管農業、林業、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分管宣傳、精神文明、黨校、文教科技。掛點下村村。
潘際友:分管政協、組織、老齡老干、勞動人事、村建、集鎮、負責集鎮辦,兼機關支部-,掛點甘坊村。
鄔西寶:分管武裝、民兵,工業、工商、安全生產、負責工辦。掛點上村村。
李梁峰:分管紀檢、監察、計劃生育。掛點橫橋村。
梁永康:分管人大、林業、貨運工作、負責林辦。掛點金洞村。
雷英屏:分管衛生、農村醫保、婦女工作、對外僑務、民族宗教事務,協管工業。掛點洞口村。
吳賢生:分管農業、新農村建設、公路建設、畜牧水產,農村土地、礦產、協管信訪、關注民生工程、負責農辦。掛點柘龍村。
丁 勝:負責維穩信息,協管農業、新農村建設。掛點下村村。
全國與甘坊鎮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