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大山村位于橫河鎮最南端,東與匡堰鎮崗墩村隔山相鄰,南與余姚市丈亭鎮孫家村接界,西南臨余姚市丈亭鎮梅溪村,北面與梅園村接壤。全村由大山、小山、橫山3個自然村組成。村域總面積2.25平方公里,村委會駐地:大山村,距鎮政府駐地約7.5公里。至2002年底,全村常住戶口337戶,1085人,分成11個村民小組。其中壯族6人,布依族3人,余均漢族。大山村以戚姓居多,曾稱戚家大山。大山村群山環繞,平均海拔160米,是慈溪市第二高山村。山脈多呈東西走向,有大肚山、斧頭石崗、小嶺崗、獅子山等,最高峰在大肚山(海拔365.5米),是村內溪流發源地。群山形成狹谷,山谷中建有山塘水庫9座,供村民生活用水和梯田灌溉。沙梅公路是大山村通向南北外界的唯一通道,村內主要道路已澆成水泥路面。沙梅線上有兩座橋梁:繼光大橋建于1991年,位于村口,長45米,寬6米;九龍灣大橋位于與丈亭鎮交界處,橋長85米,寬10米,全部用水泥漿砌塊石、鋼筋混泥土橋面構成,建于1992年。大山村是革命老區。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成為浙東游擊縱隊,慈鎮縣大隊對敵斗爭的據點之一。這里曾設有馬羊山“公館”,燈盞溫“公館”,浙東游擊縱隊電臺、后方醫院等機構。浙東地區革命斗爭的一些領導干部在這一帶組織軍民開展抗日斗爭。解放戰爭末期,慈鎮縣工委在此召開“戚家大山會議”,為地方軍民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到來,迎接慈、姚、鎮解放,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大山人民在抗日和解放戰爭期間,為革命作過重要貢獻。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