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珠暉區因珠暉塔而得名,素有雁城“東大門”之稱。全區轄兩鄉、兩鎮、五個農場、六個街道,總面積227平方公里,總人口28.5萬,是衡陽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區。珠暉年輕而古老,雖于2001年區劃調整由原江東區改名珠暉區,但她是古城衡陽的發源地。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置酃縣于酃湖,翻開了衡陽建城史的首頁。近現代史上,珠暉更是風云際會,毛澤東、夏明翰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多次到湘南學聯指導革命工作,激勵了無數志士走上革命道路。昨天的珠暉,以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而享有千古風流;今天的珠暉,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而展翅騰飛。
珠暉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湘江、耒水環抱全境,京廣、湘桂鐵路縱橫交錯,衡北編組站以其吞吐量大而成為全國鐵路四大編組站之一,京珠、衡昆高速公路、107國道、東外環線、衡大連接線、衡酃路貫穿南北東西;這里資源豐富,芒硝儲量過億噸,鹽鹵富甲中南地區;這里市場活躍,商賈云集,是湘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這里物華天寶,山川秀美,是投資的沃土、發展的樂園。
城市在變美。衡陽火車站廣場、T型樣板街的竣工,讓衡陽人民幾十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東外環路、衡大連接線、衡酃路進一步拉開了城區骨架,拓寬了城市發展空間;東風南北路、光明街等民心路、致富路已暢通無阻;橋頭花園、湘南學聯的修建煥發了珠暉老城的生機與活力;全區42個社區居委會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和平小區、華新小區路平燈亮、花草飄香,已成為全市一流的樣板小區。隨著衡陽市發展重心的“東擴南移”,湖南工學院、衡陽師院、衡陽科技館、衡陽大劇院等大項目的落戶和區機關的搬遷,珠暉的天將更藍、水將更綠、城將更美。
未來幾年,區委、區政府將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珠暉的目標,以一城(中心城區)二沿(沿東外環路、衡酃路,沿湘江、耒水)三區(酃湖新區、茶山開發區、東陽渡開發區)激活三資(資產、資金、資源),加快珠暉發展,努力把珠暉建設成為“‘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亮點”。
自然地理
珠暉地處湘南丘陵中心,境內有全市最大的內河沖擊平原——酃湖町。陸地占90%,水域占7%,耕地面積 6.54萬畝。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的起伏不大,坡度和緩,頂部渾圓,連續分布的圓丘狀地貌集群。丘陵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結果。在地貌演化過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過渡的中間階段。從構造上看丘陵所在地區一般地殼抬升緩慢,從氣候條件上看,一般在溫暖濕潤地區丘陵分布較多。根據起伏高度,相對高度小于100米者為低丘陵,100—200米者為高丘陵。從發展經濟、建設開發山區的角度上看,山地、丘陵及部分高原具有共性。山區礦產資源、水力資源、森林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多種經濟。
衡山又稱南岳,是我國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山縣,衡山方圓800里,共有72峰,據說每座峰的峰名各有來歷,它對游人開放的游覽面積有85平方公里,它最南端的就是著名的回雁峰,古人一直認為南遷的大雁飛到回雁峰后就不再往南飛了;它的北端則是起始于長沙境內的岳麓山。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岳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在<<衡岳吟>>中說:“恒山如行,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贊美。
珠暉區位于湖南省衡陽市湘江東岸,素有雁城“東大門”之稱。湘江環抱,耒水穿境。珠暉地處湘南丘陵中心,境內有全市最大的內河沖擊平原——酃湖町。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東海洋山西麓,同桂江上源間有靈渠(湘桂運河)相通。東北流貫湖南省東部,經衡陽、湘潭、長沙等市到湘陰縣蘆林潭入洞庭湖。長817公里,流域面積9.2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4/10。支流眾多,有瀟水、春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漣水等。上游水流湍急多灘、洲、中下游水量豐富平穩。干支流大部可通航。
在珠暉區酃湖鄉境內,漢初設酃縣,即以此湖而名,酃縣故城遺址就在附近。酃湖水清例甘沁,據傳源出清泉山,附近居人汲湖水烹糯米釀酒,即古之酃醁,亦稱酃酒,味極甘美,為酒中珍品,晉人張載特為之作《酃酒賦》。現衡陽名產湖之酒(酃湖之酒),醇美可口.,釀造沿用其法。
酃湖水面遼闊。原來有2000畝以上,后逐年淤塞縮小,到新中國成立之初,尚有水面1100余畝。60年代初期,建成國營酃湖漁場。現投資興建為酃湖水上度假中心,一年四季游人如織,成為衡陽人休閑的好去處。
珠暉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 18.1 ℃,降水量 1452 毫米,無霜期 300 天。
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地區,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于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礦產資源:珠暉區資源豐富,主要礦藏有金、銀、鉛、鋅、煤、鹽、高嶺土、鈉長石等 50 多種,芒硝、鹽鹵儲量數億噸,富甲中南地區,開發潛力巨大。
水力資源:區內水資源豐富,有水庫 13 座,中型電站一座,年發電量 8000 萬千瓦時。城鄉電網密布,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旅游資源:境內有湘南學聯、珠塔朝暉、酃湖碧水、云峰聽濤、白漁搏浪等人文自然景觀,以及白鷺湖、酃湖水上樂園、怡心園等休閑農業園。
農副特產:主要有柑桔、葡萄、雞蘿卜、食用筍、畜禽、花卉苗木等。
歷史沿革
珠暉區因境內珠暉塔而得名,于2001年區劃調整時由原江東區更名建區。
珠暉區自漢高祖五年置酃縣于城郊酃湖,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先后入臨蒸、新城、衡陽、清泉等縣屬地,是古城衡陽的發源地。
珠暉區因境內珠暉塔而得名,于2001年區劃調整時由原江東區更名建區。現轄4 個鄉鎮、 5 個農場、 6 個街道,共有 54 個行政村、 42 個居委會。 到 2003 年底,全區總人口為 28.5 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177615 人,占總人口的 62.3 % 。國土面積 227 平方公里。
風土人情
樟樹是衡陽市的市樹,在市區、郊區隨處可見,其中不乏名樟。樹齡最長的有黃茶嶺街上的兩株唐樟,至今已有一千多歷史了。但最有名的當屬矗立在衡陽火車站坪中間的一株明代種植的老樟樹了。有這樣干高冠大的百年古樹挺立在站門之前,在全國的火車站中也算是獨一無二的了。
人們面對這株古境處在如此起眼的位置,都不禁要問:這顆樹為什么那么巧,正在火車站坪中間位置呢?是先有車站,后移種的樹,還是先有樹,后建火車站呢?
答案是:先有樹,后建的車站。樹的特殊突出的位置是鐵路設計得有意安排的。
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當年參與這條鐵路勘測設計的黃權工程師,五十年代曾在中南土木建筑學院里任教,據當時在該院就讀現在衡鐵一中任教的文敏生老師回憶,黃權老師在講“地物與鐵路線路選擇設計”時,就講到衡陽車站選擇設計。當時,為了保護這株數百年的古樟,充分利用其歷史價值來深化旅客對衡陽火車站的印象,決定以古樟所處的位置來確定衡陽站中心位置,使之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賞,給衡陽車站增添幾分韻味。
不過,古樟在修建車站時,能逃脫被砍伐的厄運,民間卻另有說法。據傳,在修建衡陽車站時,砍掉不少樹,這株古樟也在必砍之列。但在砍這株古樟的前一晚,砍樹的組織者得了一個夢,夢見一白胡子老頭對他說:“這棵樹是我的家,請你不要砍掉它。否則,你將會有生命危險。”但這位組織者無權決定樟樹的砍留,也不相信夢中的事。第二天照常組織工人去砍那株古樟。當工人砍下第一斧時,發生一個異常的情況,在砍口處竟然流出了黃中帶紅的汁液,便立即報告組織者。組織者未加思索便說出了“砍”字。誰知第二斧砍下去,那斧頭便從柄上飛出,直奔那組織者的頭頂。嚇得他忙往一旁一閃,斧頭便從他前額嗖地削過,重重地落在他的腳旁。這才使他想起了昨晚的夢。便急忙一手捂住額上的傷口,一手猛地搖擺著:“不砍了,不砍了!”后來經請求匯報,方保住了這古老的綠色生命,也才使今天路過衡陽的人們能一睹這株近四百年而仍生機盎然的名樟古樹的豐姿。
經濟概況
珠暉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湘江、耒水環抱全境,京廣、湘桂鐵路縱橫交錯,衡北編組站以其吞吐量大而成為全國鐵路四大編組站之一,京珠、衡昆高速公路、107國道、東外環線、衡大連接線、衡酃路貫穿南北東西;這里資源豐富,芒硝儲量過億噸,鹽鹵富甲中南地區;這里市場活躍,商賈云集,是湘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這里物華天寶,山川秀美,是投資的沃土、發展的樂園。
近幾年來,珠暉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希望在工業、優勢在市場、潛力在拓城、亮點在農業”四大重點,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化”進程,實現了全區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到2003年底,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10.3億元,市區財政總收入14933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0 %、7.43 %。
工業在變強。全區企業改制基本完成,科技創新層出不窮。三環、鴻虎公司生產的科技產品已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環保除塵變壓器、快速節能漆包機等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恒星竹木地板、南方高壓電器互感器在湖南省首屆鄉鎮企業科技博覽會上分別獲金、銀獎;湘安鋼鐵、通寶電器等一批新興的骨干民營企業正在做大做強,年產值已突破5000萬元;湘南物流中心、南風集團、天龍鋼廠等多家投資過億元的企業已正式落戶,珠暉這片工業老區正在煥發勃勃生機。到2003年12月,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已達20家,工業總產值769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40萬元,同比增長80 %、116 %。
農業在變亮。酃湖現代農業示范園已成為全市最大的農業示范基地;投資過億元的白鷺湖生態園已經開業;湘竹木業、湘旺餅干是全市首批扶持的龍頭企業之一,已經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格局,竹木鎖扣地板、雞蘿卜產品分別在2003年省農博會上獲金、銀獎;酃湖水上樂園、怡心園等休閑、旅游農業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葡萄基地、蔬菜基地、竹木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特種養殖基地、休閑農業基地等六大基地品種不斷優化,規模不斷擴大,“衡陽后花園”正呼之欲出、款款而來。2003年全區農業總產值26268萬元,農民年現金收入達3166元,同比增長8.1%、5.1%。
市場在變活。全區有大小市場32個,總營業面積35萬平方米。從首都北京到特區香港,從內蒙古的伊盟到浙江的溫州,三湘四水、大江南北的朋友紛紛置業珠暉、發展珠暉。新世紀家電城、環球家具城、華正商業城、衡陽糧食批發市場、雪鐵龍汽車營銷中心等生意興隆,紅紅火火,年交易額突破30億元;新民小五金市場、天富市場等專業市場的建設加速了“城內大商場、城郊大市場”格局的形成。珠暉市場正在由“全而散”、“散而弱”向“大而專”、“專而強”轉變。
城市在變美。衡陽火車站廣場、T型樣板街的竣工,讓衡陽人民幾十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東外環路、衡大連接線、衡酃路進一步拉開了城區骨架,拓寬了城市發展空間;東風南北路、光明街等民心路、致富路已暢通無阻;橋頭花園、湘南學聯的修建煥發了珠暉老城的生機與活力;全區42個社區居委會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和平小區、華新小區路平燈亮、花草飄香,已成為全市一流的樣板小區。隨著衡陽市發展重心的“東擴南移”,湖南工學院、衡陽師院、衡陽科技館、衡陽大劇院等大項目的落戶和區機關的搬遷,珠暉的天將更藍、水將更綠、城將更美。
未來幾年,區委、區政府將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珠暉的目標,以一城(中心城區)二沿(沿東外環路、衡酃路,沿湘江、耒水)三區(酃湖新區、茶山開發區、東陽渡開發區)激活三資(資產、資金、資源),加快珠暉發展,努力把珠暉建設成為“‘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亮點”。
行政區劃
Zhuhui Qu
421002
湘江東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珠暉區轄6個街道、2個鎮、2個鄉。
廣東路街道
轄:湘江東路、廣東路、廣西路、湖南路、衡機里、安全里、湖北路、葵花里、荷花坪、和平小區、臨江路11個社區居委會。
東風路街道
轄:東風路、前進里、玄碧塘、一六村、茅坪5個社區居委會。
冶金街道
轄:互助里、友愛里、勤儉里、建國里4個社區居委會。
苗圃街道
轄:服務里、蔡家皂、清泉里、東方里、扶小里、光華里、樂群里、苗圃路、健康里、光明里、衡機里11個社區居委會。
粵漢街道
轄:安居里、向榮里、粵漢、機場、濱江5個社區居委會。
新湘街道
轄:茶山、金甲2個居委會;茶山、藕塘、田心、堰頭、農林、樟木、金甲、黃州、合興、古城、皇橋、秧田、大昌、龍塘14個村委會。
茶山坳鎮
轄:茶山、金甲2個居委會;茶山、藕塘、田心、堰頭、農林、樟木、金甲、黃州、合興、古城、皇橋、秧田、大昌、龍塘14個村委會。
東陽渡鎮
轄:東陽、周家坳2個居委會;紅星、人民、太山、松山、金塘、新龍頭、新塘、東風、栗塘、高山、曙光、南陂、荷塘、光耀、興湘、坪田、新田、興隆、沿江、東陽、果林場、金龍魚場22個村委會。
和平鄉
轄:新華、五四、東山、江東、和平、洪塘、新民、湖東8個村委會。
酃湖鄉
轄:大眾、解放、國慶、向陽、雙江、上托、勝利、凌塘、光明、合福、東湖11個村委會。
金甲嶺農場
轄:復興村委會。
全國與珠暉區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