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尤溪縣城關鎮西街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426100 | 身份證前6位:350426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隸屬政區:城關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閩G | |
西街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西街社區居委會前身是建設西街,民國前與民國初屬宣德街,含宣錦坊、通駟坊、拱星坊、升平坊、登云坊。民國末,屬城溪鎮三民保。1950年初,西街人民政府成立,西街隨之建立。1950年6月土改時,城關鎮人民政府成立,撤消西街人民政府。1970年3月,改造城關鎮時,成立建設街。1981年4月26日,福建三明地區行政公署批復同意“建設街更名為建設西街”。
社區辦公地點設在西街24號402室,轄社區面積0.1平方公里,社區東至中心路,西至和貴路,北臨七五路,南靠青印溪;由中心路、升平路、新建路、和順路、七五路和建設西街、廈崗街共“五路兩街”縱橫交錯組成。轄區有住宅大樓76幢,企事業單位25個,轄10個居民小組,1715戶,5225人,其中男2672人、女2553人。社區下設3個黨小組,黨員86人。
西街社區是城關鎮商貿最為集中的一個社區居委會,轄區內有個體經營戶621家,其中大型商場(百聯購物廣場) 1家、旅店7家、娛樂場所3家、大小酒樓、餐飲店27家,其他服飾、美容等個體482家。居民主要靠店租或房租、個體經營、外出經商或務工、工資收入,200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207元。
古話曰:“千金買房,萬金擇鄰”。近年來,西街社區在創建和諧社區活動中,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成立了以毛祖聲為會長的西街社區文苑小區和諧家園共建活動理事會,在家園共建活動理事會的促動下,培育了家庭和美、鄰里和睦、小區和諧的“三和”之美文苑小區,促進了小區居民從“互不相識”到“家家互助”,從“單門獨戶”到“和諧共處”,從“和諧共處”到“家園共建”,從“小家庭”到“大家庭”的觀念轉變,建立起了遵紀守法、家庭和睦、鄰里互助、工作互幫、思想互促,環境舒適優美、生活規范有序、服務設施配套、人際關系和諧、社會治安良好、居民安居樂業的文明小區。
轄區內有兩處古跡:一處是朱子文廟,位于現中心廣場右側。自唐、宋、元、明以來幾經遷移,到清隆五十八年(1793年)遷回現址。現在大成殿系乾隆以后的建筑物。文廟規模宏偉,大成殿祀孔子,兩旁分祀東西配與東西哲;堂下中為露臺,旁為東西廡,正南為戰門;門左為名宦祀,右為鄉賢祀,門外為泮池;跨過石橋,外為欞星門,前為屏墻,刻有“萬仞官墻”四大字;整個殿宇為杉木結構,雕梁畫棟、斗拱飛檐、圍以紅墻、建筑堂皇。建國后,前面部分改建成-,大成殿也幾經毀壞。1984年省府、縣府拔款修建,當年完工,現為縣首批文物保護單位。另一處是“金魚井” 又名“湛泉金鯽”。唐代建于城內西街通駟橋下,井長八尺、寬三尺、離地高一尺左右,井身凹石壁內,井泉清澄甘甜,大旱不竭。明田濡有詩云:“炎炎六月中,流水徹骨冷。邃谷不射鮒,居民猶井井 ”。傳說朱熹當年經常光顧此井,可看到井內有兩條金魚,一公一母安詳的游著,而別人總說哪里有金魚,怎么沒看到……由于該井陰涼,泉水清澈甘諄,至今也沒發現有金魚,也許兩條金魚至今一直活在朱熹的心里……所以后人一直叫它“金魚井”,傳至今日。它不僅傳來了甘諄的泉水,還傳來了朱子儒家的文化、思想,以及和諧的治家之本。
全國與西街社區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