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涇縣涇川鎮巧峰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823100 | 身份證前6位:341823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隸屬政區:涇川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P | |
巧峰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巧峰村隸屬涇川鎮,位于涇縣縣城東南12公里處,205國道穿境而過,村內有5條道路與國道相連,交通便利,總面積15平方公里。下轄三個社區,現全村共有525戶,1814人,農田1667畝,旱地220畝,全村山場18200畝(其中村林場3600余畝)。
巧峰村是涇縣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之一,曾獲2004年度全省“五個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標兵,2006年度宣城市第二屆“文明村”、“十強村”,2007年度“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2007—2008獲縣委“五個好”村黨組織獎勵,2009年度獲縣委、縣政府計劃生育“村為主”合格村獎勵,2009—2010獲縣委、縣政府“文明村”獎勵,2010年度獲縣委“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獎勵,2006—2010獲縣委、縣政府“涇縣依法治縣和法制教育”先進集體,2008年度獲省司法廳、民政廳“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榮譽稱號,2008年度獲縣委、縣政府計劃生育“村為主”工作機制建設先進村獎勵,2007年—2011年度,獲涇川鎮黨委、政府“文明創建”、“計劃生育目標考核”、“目標管理綜合考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考評”等7個第一名。
全村主導產業是蠶桑、林業和民營工業,村內安徽大山人竹木工藝品有限公司是“中國木梳之鄉”—涇縣規模最大的木梳生產企業。
巧峰村在歷史上是徽州通往蕪湖、蘇杭的咽喉要道,官道穿越巧峰全境。巧峰與烏溪交界處的烏溪嶺上曾有匽關洞,居地勢險要之處,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稱,宋江打方臘時,李逵曾在此守關。巧峰、石山、湖沖(現為晏公社區)三村交界處的臺泉寺(俗稱“石山頭”),始建于明朝五年,共九十九間半廟舍,周圍有乾隆皇帝題字(十處)、觀音洞、望江臺等小景點陪襯,歷經數百年,香火盛而不衰,有“小九華”之稱。此廟毀于“0”。近年又逐步恢復,其中大雄寶殿基本按原樣復建,香火日盛,具有相當的開發價值。
巧峰境內南側另有“長生庵”、“八路廟”遺址,東側有“寶劍石”、“神仙石”等小景點,周圍是群山環抱,山清水秀,溪水長流,風景宜人。
巧峰村目前有黨員52名,其中女黨員5名,預備黨員2名。設總支1個,支委4人,下設3個支部。總支書記:阮志輝;委員葉連生、高金榮。村委會主任:俞杰勝,委員葉連生、高金榮,村部聘用干部徐淑剛,大學生村官吳雯,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溫金秀,委員:胡俊峰、張壽江。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