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52530100 | 身份證前6位:152530 |
長途區號:0479 | 郵政編碼:011000 |
隸屬政區:正藍旗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蒙H | 轄區面積:10182km2 |
人口數量:約8.3萬人 | 人口密度:8人/km2 |
上都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上都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最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有漢、蒙古、滿、土、藏、回、達斡爾、鄂溫克等8個民族,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大多數的多民族聚集區。
上都鎮是正藍旗黨委、政府所在地,也是全旗 上都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于2001年4月由原上都音高勒蘇木與敦達浩特鎮合并命名為上都音高勒鎮,又于2003年1月改為上都鎮,2005年又將原卓倫郭勒蘇木和寶日浩特鎮并入上都鎮。全鎮區域總面積1670.6.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7.2平方公里,交通、通訊、電力、廣播電視等事業較為發達;文化、體育、衛生、貿易市場繁榮。鎮內駐有黨、政軍等132個單位和部門,3所中學、4所小學、2個幼兒園,有大中型企業 22個,私營、個體工商戶1300余家。全鎮轄13個牧業嘎查、6個居委會、1個菜園村、1個阿爾善圖牧場,總人口25243人。
-
區域概況
它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上都鎮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余種。上都鎮交通便捷,207國道、308省道、省際通道、桑藍鐵路、集通鐵路、藍豐鐵路縱橫交錯。上都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曾是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這里是蒙元文化的發祥地,是察哈爾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蒙古語音標準基地和皇家奶食的供應地,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基地,也是蒙古現代文學奠基人納•賽音朝克圖的家鄉。上都鎮是自治區50個重點發展工業旗縣和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旗縣之一,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上都電廠即將建成亞洲最大的空冷電廠。獨特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璀璨的歷史文化,為上都鎮帶來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和開發機遇。
-
地理氣候
上都鎮自然條件獨特。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作為全旗最高點的烏賀爾沁敖包,海拔高度為1,673.9米。旗境北部為著名的渾善達克沙地的中東段,為典型的坨甸相間地貌類型。在沙丘間形成的平坦草地上發育著疏林、灌叢和草甸,與其他草原構成獨特的牧區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地貌,是燕山北緣的低山丘陵與大興安嶺西南緣的低山丘陵交會地帶,山間分布有面積較大的草原。北部的渾善達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蓮川典型草原是全旗生態環境的維持系統,更是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的有利屏障。上都鎮氣候溫和。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一月份平均氣溫-18.3℃,七月份平均氣溫18.7℃,極端最高溫度35.9℃,極端最低氣溫-36.6℃,夏季涼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年降雨量為365.1毫米,而且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約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全年的無霜期104天,冬天有180天的冰雪期。
-
自然資源
上都鎮水源豐富。在沙地和草原上擁有眾多的河流和湖泊是上都鎮的一大自然景觀。全旗境內有大小河流共21條,由兩大水系組成。北部屬呼日查干諾爾水系,主要由流經渾善達克沙地的高格斯臺河,芒克敖里木河等內流河組成;南部屬灤河水系,主要由發源于旗南部低山丘陵區的上都河、慧溫河等外流河組成。境內河流總長度283.9公里。除此之外,還有水泉16個,湖泊(諾爾)142個,最大的淡水湖是扎格斯臺諾爾,最大的咸水湖是浩勒吐音諾爾。在春季和夏季,主要河流和湖泊中棲息著許多珍貴的鳥類。上都鎮植被類型豐富。擁有種子植物共計708種。北部渾善達克沙地東端發育有楊、樺次生林,西部低山丘陵的山體陰坡有島狀灌木林,北部是沙地榆樹疏林,中部有大面積的草原。夏季的上都鎮草原,藍天、白云、百靈鳥與星羅棋布的湖泊,蜿蜒曲折的河流和一望無際的山巒、樹叢、草甸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和諧、優美的草原圖景。
-
經濟社會
上都鎮畜牧業發達。全旗有牧場1472.12萬畝,占可利用土地面積的96.39%。其中可利用的草場有1249.94萬畝,占牧場總面積的84.91%。從1996年以來,全旗牲畜頭數連年超過百萬頭只,牧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上都鎮交通便利。207國道南北穿過,S304省道東西向通過,旗域北部有集寧-通遼的鐵路通過。上都鎮大區位條件優越,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鎮北距錫林浩特238公里,西距呼和浩特400公里,距離河北張家口市僅191公里,是距京津最近的典型草原區。
-
名勝古跡
上都鎮境內有四郎城城址(金、元.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浩雅爾崩布浩特遺址(元代)、大營子遺址(元代)、敖林毛都城址(元代)、哈登臺墩臺址(明代)、哈遼臺墩臺址(明代)、阿嘎查墓群(唐代),元代.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元上都遺址位于上都鎮東20公里處。
-
歷史文化
游牧時代
上都鎮歷史文化積淀豐厚。早在一二十萬年前,上都鎮范圍內就有古人類繁衍生息。從春秋戰國直到元代,這里是北方民族生產活動的場所。其中影響較大的民族有匈奴、東胡、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契丹、女真在這里活動,繪制了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公元前相當長的時間到公元一世紀,這里是匈奴統治的區域,公元二世紀到三世紀是鮮卑人的屬地。四世紀末柔然統治該地區,到五世紀中葉則由突厥人治理。六世紀到九世紀接受回紇人的統治,十世紀時使成為契丹人的領地,是遼朝皇帝捺缽避暑的地方。十二世紀初,女真滅遼,建立金朝,在曷里滸川北岸建造桓州城,治理金朝西北邊陲,是金朝西京路桓州府所在地,又是金朝西北路招討司治所建帳之所。金國皇帝金世宗完顏雍將此地更名為"金蓮川",說"蓮者連也,取其金枝玉葉相連之義",經常率騎兵來此消夏圍獵。金章宗完顏頫出生于此地的麻達葛山,便以"麻達葛"命其小字。金朝在原遼朝烏魯古的基礎上,在這里設置特滿和忒恩群牧,為金朝畜牧戰馬。
歸屬中國
1211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南下攻金,"下金桓州,得其監馬幾百萬匹,分屬諸軍,軍勢大振"。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駐帳于金蓮川。在這里,忽必烈廣召天下名士,組成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金蓮川幕府的建立,對忽必烈治理漢地乃至統一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此地選址建城。 1259年城郭建成,命名為"開平府"。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元朝皇帝之位,將開平府作為臨時首都。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城)為中都,后稱大都,從而確立了兩都巡幸制度。1272年,上都開始大興土木,不斷擴建。元朝歷代皇帝每年四月至八月,巡幸上都,避暑行獵,處理朝政大事。元朝滅亡,元上都幾經戰亂的損毀,變成了一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明朝曾經在這里設立開平衛指揮使司,屯田駐防。隨著明朝勢力的衰微,蒙古人重返故地,游牧生產,成為蒙古右翼諸部的領地。1675年,察哈爾林丹汗孫布爾尼舉兵反清,兵敗身死,清廷將察哈爾余部編入八旗序列,設總管治之。上都鎮與鑲黃旗遂成為察哈爾八旗的左翼,被安置在這片草原上,接受清朝的直接統治。民國時歸察哈爾省管轄。
解放后鎮情
1945年獲得解放,第二年建立人民政權,1956年最終形成現有的行政區域。上都鎮名人薈萃,民族文化底蘊豐富獨特。中國現代蒙古族著名詩人納•賽音朝克圖、當代蒙古族著名的歷史學家賽熙亞勒、蒙古族著名歌手朝魯、蒙古族近代畫家阿格旺、蒙古族現代小說家鋼•普日布等生長在這片沃土上。以上都鎮察哈爾方言為代表的察哈爾語音作為中國蒙古語標準音,曾于1980年3月31日得到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準。察哈爾民俗、察哈爾奶食,名揚區內外。上都鎮擁有如此優美的自然條件、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具備了大力發展旅游業的條件。在新世紀來臨之際,上都鎮旗委、旗政府制訂了調整產業,振興上都鎮經濟的近期和中遠期的規劃,提出了在發展傳統的畜牧業經濟的同時,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大力發展旅游業,以此帶動其他第三產業發展的戰略。為此,請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為上都鎮繪制了《上都鎮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1-2015)》,明確了發展方向和工作任務。元上都是上都鎮旅游業中的重點觀光景點。上都鎮擁有這座人類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在努力保護的同時,正在配合自治區致力于將元上都申請加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工作。元上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更是元王朝的夏都,在世界及中國的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上都遺址像座巨大的人類文明的博物館,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輝煌。認識元上都,解讀元上都,不僅能獲得有關蒙元王朝歷史文化的許多知識,更能了解蒙古民族會同其他兄弟民族創建元朝,為今天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所做出的不朽歷史貢獻。
全國與上都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上都鎮區劃
152530100001 121 溫都爾額日格居委會
152530100002 121 浩雅爾寶恩巴居委會
152530100003 121 上都音高勒居委會
152530100004 121 夏爾登吉居委會
152530100005 121 敖包希熱居委會
152530100006 121 乃日音希熱居委會
152530100200 122 菜園村
152530100201 220 黃旗嘎查村
152530100202 220 阿敦呼達嘎嘎查村
152530100203 220 青格勒圖嘎查村
152530100204 220 四郎城嘎查村
152530100205 220 巴彥烏拉嘎查村
152530100206 220 巴彥高勒嘎查村
152530100207 220 上都音高勒嘎查村
152530100208 220 伊日勒吉呼嘎查村
152530100209 220 卓倫高勒嘎查村
152530100210 220 巴彥吉呼郎嘎查村
152530100211 220 阿日寶拉嘎嘎查村
152530100212 220 敖倫毛都嘎查村
152530100213 220 恩格爾寶拉格嘎查村
152530100500 220 阿爾善圖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