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浮梁縣經公橋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60222102 | 身份證前6位:360222 |
長途區號:0798 | 郵政編碼:333000 |
隸屬政區:浮梁縣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贛H | 轄區面積:231km2 |
人口數量:約1.51萬人 | 人口密度:65人/km2 |
經公橋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經公橋鎮位于浮梁縣北部,地處東徑117012′ —21′北緯29015′ —290 26′之間,區域總面積231平方公里,東與蛟潭鎮、黃壇鄉毗鄰,西與波陽縣蓮花山鄉、安徽東至縣木塔鄉相連,北靠西湖鄉。鎮政府駐地經公橋村離市區50公里,距縣城54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4個村級場,115個村民小組,102個自然村,3824戶,15100人,其中男性7882人,女性7218人,人口密度66人/平方公里。
轄地清代為新定鄉杭溪都、西里都、原儲田鄉屬化鵬鄉騰鳳都。民國時分別屬第五區全民鄉、樂農鄉。儲田區、浮北區曾先后設于此。建國初鄉建制未變。
1952年—1954年分別為第五區港口鄉、源港鄉、全民鄉、第六區柏林鄉、第七區樂農鄉和新仁鄉。1955年成立若干初級社、1956年各個初級社分別轉并為經公橋、港口、源港、鴉橋、樂農、新新六個高級社。1958年分別改名為紅衛和前進公社。1968年12月合并為紅衛公社。1975年儲田劃出,1989年易名經公橋公社,
1984年改名為經公橋鄉,隸屬蛟潭區。1989年縣建制恢復歸縣屬,撤鄉建鎮為經公橋鎮。2002年元月儲田鄉重新并入,仍稱經公橋鎮。
城地系山區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丘陵起伏,山巒重疊。大龍山,舊傳為明代法真仙得道處。南端最高點三縣(浮梁、波陽、東至)尖,海拔625米。主要河流有流經梓里、源港、港口、老屋里和流經鴉橋、歧田的兩條河在大港匯集,再經峙灘注入昌江。源于李家山的湖水,流經金家、儲田、曲阿里,由明溪匯入昌江,夏田河水由程家山發源,經新田、新家源,在蛟潭建溪匯入昌江。港口村是浮北地區歷史上一個重要碼頭,居民多以水運為業,號稱有船“三百”。.
全國與經公橋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經公橋鎮區劃
360222102001 121 經公橋鎮經公橋居委會
360222102200 121 經公橋村
360222102201 112 鴉橋村
360222102202 122 歧田村
360222102203 112 源港村
360222102204 122 港口村
360222102205 122 港北村
360222102206 122 儲田村
360222102207 122 柳溪村
360222102208 122 金家村
360222102209 122 新田村
360222102210 122 新源村
360222102500 122 經公橋鎮西坑林場生活區
360222102501 122 經公橋鎮東風林場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