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市龍華區濱海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60106002 | 身份證前6位:460106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0000 |
隸屬政區:龍華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瓊A | 轄區面積:3.6km2 |
人口數量:約6.3萬人 | 人口密度:17500人/km2 |
濱海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 簡介 |
濱海新村社區 | 濱海新村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于龍華區濱海路街道辦事處,省一級居委會。1980年由市政府統一設計規劃后,于1982年由居民購地建房而成。居委會于19……[詳細] |
鹽灶三社區 | 鹽灶三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龍華區濱海街道辦事處,1982年5月成立,是海南省一級居委會。位于海口市鹽灶路168號,管轄范圍:東與鹽灶二社區居委會相……[詳細] |
龍華中社區 | 龍華中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龍華區濱海街道辦事處,1990年4月成立。位于月朗新村124號,管轄范圍:東起濱河路,西至龍昆北路,南起龍華路,北至玉河……[詳細] |
泰華社區 | 泰華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于龍華區濱海街道辦,東起華信路,南至濱海大道,西至世紀大橋,北至海甸溪。于2006年1月成立,是經過人工填海而成的新住宅區……[詳細] |
鹽灶二社區 | 鹽灶二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龍華區濱海路街道辦事處,1954年成立,管轄有4個居民小組,是省一級居委會。居委會位于海口市鹽灶路1號,管轄范圍:東與鹽……[詳細] |
濱港社區 | 濱港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龍華區濱海街道辦事處。1992年12月成立,位于新港路4號,管轄范圍:東至四二四醫院東側,南至濱海大道北側,西至華信路東側……[詳細] |
鹽灶一社區 | 鹽灶一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市龍華區濱海路街道辦事處,是省一級居委會。1956年成立,位于鹽灶路2號,轄區東起海口市第八中學,南起龍華二橫路北端,西……[詳細] |
八灶社區 | 八灶社區居委會簡介
隸屬龍華區濱海街道辦事處。東臨龍華路,南至玉河路,西到省汽貿宿舍,北至龍華二橫路。1957年成立,面積約0.26平方公里。20……[詳細] |
玉河社區 | 玉河社區居委會簡介
玉河社區位于海口市中心繁華地帶,2013年由市政府統一設計規劃后,居委會于2014年1月正式成立。轄區總面積0.2平方公里,總……[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濱海街道隸屬龍華區。位于玉河路88號,東至龍華路,南從龍華路與龍昆北路交界處起,西至龍昆北路,北至海甸溪。1989年6月成立,成立初期轄區劃面積達9.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2萬,后來增加至11.2萬。2001年7月市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把龍昆北路以西的龍昆南、珠江、國貿、世貿4個居委會和玉沙村委會劃出,成立金貿街道辦事處。轄區面積減為3.6平方公里,總人口6.3萬人,仍沿用原名,下轄濱海、鹽灶一、鹽灶二、鹽灶三、八灶、濱海新村、濱港、泰華9個社區居委會。
轄區大小單位950個。街道機關總共編制38人,公務員18人,事業編20人。不包含司法所2人。派出所掛職領導1人,上級職能部門委派工會助理1名,殘聯助理1名。社區居委會54人(每個社區一正、二副、三委員),每個社區配社保員、流管員各1人,八灶2名、濱港和龍華中各1名計生協管員。
轄區北端是海口市標志性建筑世紀大橋的起點。龍昆北路19號是海口市政府的駐所地。主要有海南省中南西沙駐海口辦事處、南方電網公司、海口城建總公司、海南省人民醫院龍華門診部、海南省口腔醫院、海南省眼科醫院、海口市速溶咖啡廠、海口市供銷社等單位950個。其中海口市速溶咖啡廠是海南省名牌企業。有中級技術學校2所:海南省供銷學校和海口市高級技工學校;中學2所:海口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和海口市第八中學;小學3所:龍華小學、濱海小學、海口市第二十小學;大型綜合幼兒園1所即海口市機關幼兒園;海南省廣播電視大學等,其中有3所學校是省市重點學校。轄區內星級酒家3家:太陽城大酒店、華天大酒店、泰華酒店。主要小區有:海口市第一中學宿舍區、海南省人民醫院宿舍區、海口海關宿舍區、海南省外貿集團宿舍區、濱海明珠小區、寶島花園小區、羅牛山花園小區、海景灣花園小區、花園新村小區、椰城花園小區、海虹小區、濱海花苑小區、水岸長橋小區、恒吉府小區、海南省交通廳宿舍區、鹽灶廉租房小區、海運集團宿舍小區、四二四醫院宿舍小區等。轄區主要道路有:龍華路、龍昆北路、濱海大道、八灶路、鹽灶路、龍華二橫路、玉河路、鹽灶一橫路、濱河路、新港路、泰華路、華信路、渡海路等,其它小街小巷約350條。其中,八灶路是全市聞名的飲食一條街,年營業額達300萬以上。水產碼頭批發市場是我省煙酒百貨的重要集散地。主要農貿市場有龍華市場、鹽灶市場。有濱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濱海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
街道辦事處自成立以來,緊緊圍繞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這一總體目標,突出城市管理的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新形勢下,加強社區建設的新做法。通過多年的艱苦創業,街道各項工作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轄區9個社區有8個是省一級居委會,每個社區都配備有電腦、電視、DVD、照相機等相關的辦公設備。有8個社區設有圖書閱覽室。2000年~2008年先后獲得“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單位”、“全國社區文體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老年人維權崗先進單位”、“海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稱號。2009年4月18日與2010年3月22日,國務院總理-同志和中宣部部長-同志先后蒞臨濱海路街道濱海新村社區考察文明和諧社區創建工作。
街道辦事處著眼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努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面改善環境衛生狀況。歷年來,根據街道實際,按照分工,合理安排,明確責任,全面建設“定人、定路段、定責任、定時段”的“四定”網格化管理,并成立城管機動巡查整改組和環衛清掃突擊組。巡查組主要負責對轄區主要道路的巡查和市、區督辦案件的整改,清掃組主要對轄區的一些衛生死角進行突擊清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抓好門前三包責任制的落實,簽訂3800份門前三包責任書。使轄區主要道路整潔有序,社區衛生死角基本清除,小街小巷干凈整潔,轄區衛生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宜居環境品位得到了提升。
強化以點上建與面上建相結合,綠化美化與衛生整治相結合,綠化美化與“三認”工作相結合等三個結合的創建措施,提出了以椰子島為軸心,以濱海新村社區、濱海社區、鹽灶三社區和龍華中社區為東西南北四個點的社區綠化規劃,并且得到有效實施,軸心和點上的創建效果明顯對整個轄區的創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如今全街道的街巷綠化率已達100%,已建成4條綠化示范小巷,庭院綠化率高達50%以上。2006年至2009年,濱海街道連續四年榮獲海口市舉辦的“椰城環衛杯”評比第一名。2006年海口市創建“綠色社區”啟動儀式現場會在濱海街道召開。
多年來,濱海新村社區多方籌集資金10多萬元,建起了綠色文化廣場和綠色小公園;濱海社區投入10萬多元修建了一條長200多米的“綠色長廊”,大小花池10多個,花草樹木1200多株,有四個花架像四個花環點綴在“綠色長廊”上,美不勝收;龍華中社區自籌資金2萬元建起了一條長200米的綠化示范小巷,里面修建了種滿各種花草的花池45個,并著手種上綠藤,把一條長達200米的圍墻綠化美化成為一幅“綠色壁畫”;鹽灶三社區籌集資金3萬多元投入房產片的整治和綠化工作,新建花池32個,種花960株、樹木4棵,硬化路面2條400平方米,粉刷墻面1000平方米,同時與每家每戶簽訂了綠化美化責任書,把過去臟亂差的社區變成了亮麗的花園小區。
強化“一把手”抓計生的工作制度,加強業務培訓,實行包干責任制。組建計生執法行動隊,狠抓“四術”任務的落實。在人口信息管理方面推行“三化管理”(規范化管理、流程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和抓好“三個關口”(嚴把證明查驗關、嚴把B超管理關、嚴把信息通報關),提高數據庫質量。整合社區醫療資源,健全計生服務網絡,開展育齡婦女“三查”(查環、查孕、查病)服務。創新計生宣傳模式,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較好地完成了每年的計生工作目標,多次被評為龍華區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自實行再就業工程以來,街道實現每年新增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安置下崗失業人員450人以上。對城市低保戶做到“應保盡保,不該保的一個也不保”,并確保各項救助資金按時到位發放。切實做好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優質服務工作,為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辦理優待證,并建立個人檔案。積極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全國與濱海街道同名的有:全國與濱海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濱海街道區劃
460106002001 111 八灶社區
460106002002 111 濱海新村社區
460106002003 111 濱海社區
460106002004 111 鹽灶一社區
460106002005 111 鹽灶二社區
460106002006 111 鹽灶三社區
460106002007 111 龍華中社區
460106002008 111 濱港社區
460106002009 111 泰華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