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位于成都市東北部,千里沱江之首,縣城趙鎮為古四川名鎮之一。全縣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總人口87萬人。縣城趙鎮距成都市區28公里,有免費的成(青)金快速通道、城南高速、成綿高速、大件路等多條通道與成都市區相連,處于成都平原經濟圈中心。城區公路兩旁高樓鱗次櫛比,沿河兩岸綠草如茵,,金堂縣,金堂縣郵編區號人口面積查詢">

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成都金堂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0121身份證前6位:510121
長途區號:028 郵政編碼:610400
隸屬政區:成都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川A轄區面積:1156km2
人口數量:約85萬人人口密度:735人/km2
行政駐地:趙鎮
行政區劃:趙鎮鎮 三星鎮 清江鎮 官倉鎮 淮口鎮 白果鎮 五鳳鎮 土橋鎮 高板鎮 三溪鎮 福興鎮 金龍鎮 趙家鎮 竹篙鎮 廣興鎮 隆盛鎮 轉龍鎮 云合鎮 又新鎮 棲賢鄉 平橋鄉
金堂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趙鎮鎮 510121100 105km2  "一、趙鎮總體概況   趙鎮是金堂縣城所在地,2004年初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重點鎮。東靠三星鎮、棲賢鄉,南接淮口鎮、青白江區云頂鄉;西鄰青白江區玉虹鄉、……[詳細]
三星鎮 510121101 47km2  金堂縣轄鎮。1951年置三星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0.5公里。面積47平方公里,人口2.2萬。唐(……[詳細]
清江鎮 510121102 20.42km2  清江鎮位于金堂縣西北端,距縣城9公里,毗鄰廣漢、青白江,連接成南、成綿高速公路,交勇四通八達,是全縣唯一的自流灌溉平壩鄉鎮,也是全省首批100個試點小城……[詳細]
官倉鎮 510121103 104.5km2  "一、鎮域概況 (一)地理位置、行政區轄及人口概況 金堂縣淮口鎮是國家級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位于成都市區以東48公里,金堂縣城以南23公……[詳細]
淮口鎮 510121104 47km2  淮口鎮位于四川金堂縣城東南,東鄰黃家鄉,南鄰白果鎮,西鄰九龍鎮,北與趙家鎮接壤。海拔425-915.5米。鎮人民政府駐文化街23號,距縣城25公里。19……[詳細]
白果鎮 510121105 62.5km2  白果鎮位于金堂東南部,龍泉山脈東麓,山、丘、壩兼有,幅員面積62.5平方公里,轄10個自然村,1個社區,325個作業組,總人口3.9933萬人,耕地面積……[詳細]
五鳳鎮 510121106 62.7km2  "  五鳳鎮位于金堂縣城南,沿沱江兩岸,距成都市48公里,離縣城趙鎮45公里,距成都市龍泉經濟開發區42公里,簡陽市37公里。鎮東與白果鎮和簡陽市宏緣鄉……[詳細]
土橋鎮 510121107 41.6km2  "  土橋鎮位于金堂縣城東南邊陲,距縣城69公里。鎮境呈飛鷹狀,屬深丘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幅員面積41.6平方公里。鎮轄6個行政村,2個社區,總人口31……[詳細]
高板鎮 510121108 49.44km2  "一、鎮域概況 高板鎮位于成都市金堂縣城東南,距成都市區52公里,縣城趙鎮35公里,東鄰竹篙、隆盛鎮,西連淮口、白果鎮,南接平橋鄉,北與三溪鎮接……[詳細]
三溪鎮 510121109   "  在川西龍泉山以東30公里的金堂縣,有一個被中國柑桔研究所所長沈兆敏命名為“中國臍橙第一鄉”的地方,這就是因盛產臍橙而遠近聞名的三溪鎮。   三溪……[詳細]
福興鎮 510121110 1.6km2  "福興鎮產業發展布局規劃   農業發展方向 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動力,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地,科技興農,結合福興鎮集山、丘、壩為一體……[詳細]
金龍鎮 510121111 41km2  " 金龍鎮位于金堂縣東北部,距縣城39公里,幅員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257畝。轄6個村,1個社區,164個組,全鎮總人口27318人,……[詳細]
趙家鎮 510121112 64.79km2  "  趙家鎮位于金堂縣東北部龍泉山脈東側,距金堂縣城27公里,幅員面積64.79平方公里,地型山、丘、壩兼有。2003年4月實行村級行政區劃調整后,將原……[詳細]
竹篙鎮 510121113 71.65km2  "  竹篙鎮位于金堂縣境內東南部距縣城趙鎮45公里,東與土橋鎮、廣興鎮相接,南與簡陽市的柏林場相鄰,西與高板鎮石龍場相聯,北與隆盛鎮毗鄰,是簡陽、樂至、……[詳細]
廣興鎮 510121114 46.7km2  "  廣興鎮地處金堂縣東南邊緣,距縣城58公里,東與中江縣馮店鎮李都鄉接壤,南與又新鄉相連,西與竹篙鎮隔河相望,北與轉龍鎮毗鄰。鎮域地形以淺丘為主,少數……[詳細]
隆盛鎮 510121115 55.8km2  隆盛鎮位于金堂縣城東南部,東鄰轉龍鎮、中江縣永門鎮,西靠高板鎮,南接竹篙鎮,北挨金龍鎮,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地區。距縣城48公里,海拔533.5米至406.……[詳細]
轉龍鎮 510121116 46.42km2  "  地理位置及人口 轉龍鎮位于金堂縣城東南60公里,距成都市區76公里。東與中江毗鄰,南西北分別與本縣廣興鎮、竹篙鎮、隆盛鎮接壤。幅員面積4……[詳細]
云合鎮 510121118 44km2  "  云合鎮位于金堂縣東南部,東與土橋鎮、簡陽市和平鄉相連,南接簡陽市金馬鎮,西鄰簡陽市三合鎮、踏水鎮,北與竹篙鎮、又新鎮相連。海拔最低386米,最高5……[詳細]
又新鎮 510121119 50.56km2  "  又新,川中丘陵地帶的風光寶地。   又新,成都市邊緣一腳踏三縣的重鎮。   又新,金、中、簡、樂交通樞紐上的明珠。   又新,位于金堂縣城……[詳細]
棲賢鄉 510121200 50km2  金堂縣轄鄉。宋設棲賢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鹽井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公里。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2.4萬。唐(家寺)……[詳細]
平橋鄉 510121203 50.8km2  "  平橋鄉位于金堂縣東南部,與簡陽市隔河相望、一橋相連,東與竹篙鎮接壤,北鄰高板鎮,南接簡陽市新星鄉、同合鄉,西連白果鎮,全鄉輻員面積50.8平方公里……[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金堂概況
    金堂縣位于成都市東北部,千里沱江之首,縣城趙鎮為古四川名鎮之一。全縣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總人口87萬人。縣城趙鎮距成都市區28公里,有免費的成(青)金快速通道、城南高速、成綿高速、大件路等多條通道與成都市區相連,處于成都平原經濟圈中心。城區公路兩旁高樓鱗次櫛比,沿河兩岸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噴泉、大型豪華燈具錯落有致,北河、中河、毗河似三條玉帶穿城而過,匯聚沱江,城內江中綠波回環,島嶼飛橋相映成趣,儼然一幅“城在水中生,水在城中流,城在林中長,林在城中見”的奇妙景觀。這里,不僅有許多光彩照人的歷史人物,東方黑格爾賀麟、反清義士彭家珍、著名詩人流沙河等,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著名的金堂八景,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極具開發價值。縣境內名勝古跡甚多:云頂山慈云寺、炮臺山蓮花寺、淮口白塔寺,三足鼎立、各領-;棲賢三學寺、蘇家灣天主教堂,相得益彰;"浩淼三匯合,千家古渡頭,輕舟天上生,遠市水中浮”。金堂縣城被游人譽為“東方威尼斯”,曾獲“中國最佳人居環境范例獎”、“成都十大魅力城鎮”、“省級衛生城”、“省級園林城市”殊榮。著名詩人流沙河游覽花園水城后撰文贊嘆:“綠波回環三面,半島臨深潭,水上飄來打魚船,白鷗點點;歲晚花發,遍照十里山川,家住這里,也就成了神仙。”原0四川省委員會委書記、四川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學忠視察金堂留下了“既有古戰場遺址的云頂石城,又有亞洲一流的成都野生世界(現已為藍光觀嶺國際社區項目,為成都周邊高端高爾夫別墅區);既有名寺古剎,又有風景如畫的果鄉風光,歷史與現代,自然與人文,金堂的旅游資源真豐富”的感嘆。
    地理情況     金堂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川西平原與川中丘陵交換地帶),成都平原東北.南與龍泉驛區、簡陽縣相連,北與廣漢市相依,東與中江、樂至縣接壤,西與青白江毗鄰。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全縣戶籍人口8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萬人;轄2個鄉,19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地貌多樣,以丘陵為主,低山和平壩兼有,其中:丘陵792平方公里,低山242平方公里,平壩120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
    縣境位于成都平原東部。川中丘陵西緣,居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中部。氣溫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濕度大、云霧多。日照少,平均風速小,無霜期長,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多年日平均氣溫16.6℃,高于同緯度地區0.3—0.4℃,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2.1—2.7℃,春季氣溫回升早,比同緯度地區早25—30天。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74%的年份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雨量較為豐富;年均日照時數1268.7小時,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800-600小時,太陽輻射能80—90千卡/厘米2,屬全國日照低值區之一。累年平均霧蒸發量為1169.l毫米,平均氣壓962.6百帕。縣境風向夏季多偏南風,冬季多偏北風。累年平均風速為1.1米/秒,累年定時的最大風速為15米/秒。
    資源優勢
    (一)土地資源
    金堂縣地處川西平原與川中丘陵交換地帶,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折合1730313畝。其中:平壩180645畝,占總面積的10.4%,淺丘611644畝,占總面積的35.3%,深丘574068畝,占總面積的33.2%,低山區353955.79畝,占總面積的21.1%。為不同企業的引進提供了可供選擇的豐富的土地資源。
    (二)水資源
    金堂縣河流分屬沱江、峨江水系,全縣大、小13條江河中,多數為遠境型河流,其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83.41億立方米,扣除縣境內產生的地表徑流后,外地流入縣境的地表徑流量為80.1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儲量7276萬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91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88萬千瓦,為理論蘊藏量的48%。縣城趙鎮享有"千里沱江第一鎮"的美譽。
    (三)農副產品資源
    金堂是成都市的農業大縣,是國家多種經營生產基地和高效農業生產基地。臍橙、食用菌、黑山羊、無公害蔬菜四大特色品牌基本形成,蠶繭,藥材、生豬、肉牛等種養殖業初具規模。金堂臍橙被評為“國優”產品,縣內三溪鎮有臍橙第一鄉之美稱,食用菌年栽種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四)建材資源
    河砂年積蓄量達上億立方米,品質居全國前列。
    (五)地下資源
    已開發兩處日流量上千噸的含銀、偏硅酸、鎊等多種元素的優質天然礦泉水,日出水量1000余噸質優量大的官倉白馬日月潭氡溫泉和儲量超過14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正在開發中。
    (六)旅游資源
    縣城趙鎮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自然生態景觀 "梨花溝"距縣城5公里,面積約8平方公里.
    云頂石城是四川保存最為完善的宋蒙古戰場遺志,石城雄踞云頂山顛,南北長2300米,周長約7200米,總面積1.5平方公里,現保存有北城門等古建筑
    縣東南的歷史文化古鎮五鳳鎮,保存有大量明清時期建筑。
    自然環境
    (一)地質
    金堂縣屬于四川省東部地區。跨“成都斷陷”、“龍泉山褶皺帶”和“川中臺拱”三大構造單元。為新華夏系和旋扭構造體系。地層露頭除西北平原與河谷地區外,多屬中生代中上時期之紅色地層。
    (二)地貌
    金堂縣地形復雜,縣境地處四川盆地西部,跨盆中和盆西兩大褶皺帶。地貌格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地貌多樣,山、丘、壩皆有,全縣地貌呈典型的三分性。西北部屬于平壩淺丘區,東南由中部偏西地帶逐漸向東西部降低。海拔高度385—1046米。龍泉山脈由北向南橫貫縣境中部,海拔高度500—1046米,地勢起伏高低差在400—600米之間,形成低山地貌。龍泉山以東,屬川中臺地,為丘陵地帶;龍泉山以西,為成都平原東緣,沿河兩岸的沖積平原與沿山淺丘構成壩丘地貌區。整個地形由西北斜向東南,形成西北至東南距離長,南北距離短的狹長地形特點。地貌分為侵蝕堆積型、構造剝蝕型、侵蝕型造型三大類。
    (三)氣候
    縣境位于成都平原東部。川中丘陵西緣,居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中部。氣溫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濕度大、云霧多。日照少,平均風速小,無霜期長,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多年日平均氣溫16.6℃,高于同緯度地區0.3—0.4℃,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2.1—2.7℃,春季氣溫回升早,比同緯度地區早25—30天。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74%的年份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雨量較為豐富;年均日照時數1268.7小時,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800-600小時,太陽輻射能80—90千卡/厘米2,屬全國日照低值區之一。累年平均霧蒸發量為1169.l毫米,平均氣壓962.6百帕。縣境風向夏季多偏南風,冬季多偏北風。累年平均風速為1.1米/秒,累年定時的最大風速為15米/秒。
    告別水患:金堂從此不言災
    翻開金堂縣志──洪災記錄讓人觸目驚心:金堂峽谷上游是著名的鹿頭山暴雨區。沱江源頭的綿遠河、石亭江、湔江3條大河流入金堂境內稱為北河,與青白江、岷江水系的毗河在金堂縣城趙鎮匯合后到達下游6.5公里處,橫穿龍泉山脈形成金堂峽.峽口要承載沱江上游6590平方公里的集雨區。每年6-9月汛期,洶涌的沱江水在此受阻,驚濤拍岸,洪水宣泄不暢。
    據史料記載,從公元839年到1949年間,沱江發生大洪災39次,幾乎每次都是“漂沒民舍數千,決田數千上萬,溺斃居民數百上千名”。據三皇廟水文站實測,建國以來,金堂發生8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一次(1981年),7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兩次(1995年、2001年),6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兩次(1949年、1959年),5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9次,縣城洪水成災的重現期為2至3年一遇,重災的重現期4至5年一遇,特大洪災重現期8年一遇。
    實施五大工程:構建生態人居環境
    從90年代中期開始,金堂縣投入大量資金對縣城河域進行了綜合整治,分期實施了中、毗河改造工程以及營造水體景觀和泄洪橡膠壩等重點工程。
    毗河沿岸綜合改造。全長13公里,總投資1.5億元,于1998年1月動工,2002年8月建成,其中,修建防洪堤13568.4米,平均高度2.5米,二階保坎長1178.6米,修建道路27.55公里,排水管線40.88公里。1#、2#、3#橡膠壩全長287.5米,庫容160000立方米,形成湖面3平方公里。汛期泄洪,枯水期蓄水,形成壯觀的水面游覽區。
    金堂峽拓寬工程。2001年5月,由國家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金堂峽拓寬改造工程”正式動工,將金堂峽最窄處從40米拓寬到90米,工程于2004年4月完工。
    營造水體景觀。金堂人在治水的同時,對綠化城市也獨有情鐘。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高效能、高品位”的要求,充分運用“虛、實、收、放”等造園藝術手法,點綴建筑小品和景觀雕塑。目前,整個縣城綠地達508.9公頃,綠化覆蓋率為39.12%,人均綠地7.8平方米。以毗河為紐帶,占地7500平方米的毗河橋南岸游園,總面積133400平方米的綠島公園以及毗河灣、沱江源頭四個景區已連成一片靚麗的景觀帶。
    建設生態人居環境。從1994年開始,金堂縣加快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先后拆除36個片區19153萬平方米,修建各類住宅7500多套,改造舊街30余條,建成新街道21條,隨著金堂中心廣場、縣防汛指揮中心大樓、縣建設培訓中心大樓等一批標志性建筑的完工,形成了以金堂中心廣場周邊建筑為標志的現代化城市形象,一街一景、一樓一品、一處一貌。水城與園林相融特色。縣城配套建設同步進行,全面形成環形供水管網體系,供水規模為4萬噸/日,普級率達100%,水質綜合合格率98%;全城氣源,日輸氣能力達50萬立方米。城區主干道電信網采用全光纜形式,大容量、高密度覆蓋,做到了電話、電腦、電視信息傳輸“三網合一”。
    搞好環保、環衛。經過不懈努力,縣城空氣質量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有效控制城市廢水排放量,沱江流域金堂段水質按區域考核已達國家三類水域標準。一座日處理垃圾150噸的垃圾運轉站和一座日處理污水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相繼于2004年6月和10月破土動工。城市的垃圾收集采用分類收集,糞便均采用厭氧沼氣技術進行處理。
    近年來金堂縣在城市管理機制上做到了“三個到位”:一是領導到位。歷屆縣委、縣政府都將城鎮建設列入議事日程,年初定目標,年底檢查評估;二是制度到位。先后出臺了《城市管理實施細則》、《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門前五包”管理制度》等規范性文件;三是責任到位。充實城管隊伍,強化城市管理,努力為建設花園水城保駕護航。
    破水而出:金堂獲得雙贏
    整治后的“花園水城”現已成為成都絕無僅有的“親水公園”,三面綠波環繞縣城,水域面積達3平方公里,占城區總面積的17.8%。三河一江彩虹飛跨,兩岸綠絲垂柳,江水波光瀲滟,或蕩舟、或品茗、或戲水,讓人領略碧波濃郁的萬般柔情和溫潤。大做“水”文章,打造游樂中心,新一輪城市發展構想在金堂破水而出!
    以水為“媒”,開發水資源,縣城先后獲得“省級衛生城市”和“園林化城市”稱號,并被評為全國縣城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創建文明小城鎮和省文明縣城先進城區。縣城城區面積由1990年的6.7平方公里擴展到了現在的16.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萬人。城市周邊實施林業項目2萬畝,栽植各類苗木300余萬株,樹林、綠地,河流,良好的自然地貌和城市環境,吸引了眾多客商前來投資駐足。拉法基彩瓦廠、愛依斯燃氣調峰電站、蒙牛乳業、明達玻璃和成都熱電廠進入金堂;藍光觀嶺國際社區、金陽水景,現代生態水城,太陽城金鶴苑、水韻金沙等高尚住宅區在金堂這塊熱土生根開花。2004-2008年在“五一”黃金周、“十一”黃金周期間,金堂縣委、縣政府成功地舉辦了數屆“花園水城游樂節”及“煙花節”.
    金堂歷史
    天府蜀都,錦繡金堂,山川秀麗,物產富饒,文化歷史悠久,人民勇敢勤勞,經過世世代代艱苦創業,營造了這塊金玉滿堂的寶地,創建著昌盛的文明史。
    金堂古居蜀國近畿,今為成都市郊縣。縣城趙鎮距成都市區36公里。縣域位于東104˚20′137"~104˚52′26"、北緯30˚29′10"~30˚56′之間。縣境東鄰中江縣,西傍成都市青白江區龍泉驛區,南連簡陽縣,北接廣漢市和中江縣。地處四川盆地西部,跨盆中和盆西形成大褶皺帶,成都平原東沿,川中丘陵西緣,龍泉山脈中段由東北轉向西南橫臥縣境中部,形成西北高逐漸向東南降低的地勢。南北長68公里,平均東西寬36.9公里,幅員總面積為1154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651045畝。地域由平壩、丘陵、低山組成,西北部屬川西平原,沖積平壩與淺丘占幅員總面積的14.7%;東南部屬川中丘陵區,丘陵占 74%;中部低山占11.3%。從金堂地圖畫面展現出:縣境首部長圓廣平,腰部凹入,體稍狹長,下肢迤邐如垂紳,隱約如一只正在昂首面西站起的雄獅,坐落在千里沱江王冠上的縣城趙鎮三江地區,恰似獅頭,縣境最高峰就在頭部的鹽井鄉老牛坡,海拔1046米,頸部以下斜向東南延伸至竹篙區的狹長地帶為腰身,立起前肢在五鳳鎮,獅尾在土橋地區,后肢就在縣境最低處云合鄉的金簡橋,海拔385米。
    金堂歷史悠久。古為梁州境域;商、周及春秋戰國為蜀國地;秦滅蜀國,入秦國蜀郡版圖;漢、晉時,為廣漢郡新都縣東地、雒縣東南地及犍為郡牛鞞縣西地。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朱齡石于東山立金淵戍,戍所在今縣治東南同興鄉州城村,以江水產金沙名。西魏廢帝二年(553),于金淵戍所置金淵郡,割牛鞞縣西部分地區建置金淵縣,割新都縣東部分地區置白牟縣,以金淵、白牟二縣隸屬金淵郡。郡治與金淵縣治同駐今同興鄉州城村,白牟縣治駐今青白區城廂鎮。北周(557~581)廢金淵郡,并白牟縣入金淵縣。唐武德元年(618),為避高祖李淵諱改金淵為金水縣;咸亨二年(671),割雒縣、新都、金水三縣部分地建置金堂縣,以界有金堂山得名。初隸益州,后屬漢州,縣治駐今龍威鄉新生村舊城址。以后,代有興廢分合,屢變其制,至明洪武十三年(1379)后,金堂縣建置再無變動。
    1950年,初隸綿陽專區,1953年7月起隸溫江專區,1976年1月劃歸成都市。1981年1月劃城廂、太平兩區成立青白江區。縣治自1950年10月28日遷今趙鎮。
    金堂地理條件優越。處于天府之國的腹心地帶,屬我國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中部,氣候溫和,光溫條件較好,日照年平均1295.5小時,年平均氣溫16.6攝氏度,有效積溫≥10攝氏度為5450度,能充分滿足一年兩熟制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年內四季分明,春來較早,夏長秋短,無酷暑嚴寒,無霜期累計年平均285天。常年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920,5毫米,但夏多冬少,以致冬干、春旱、夏洪澇的災害時有發生。境內江河縱橫,流域面積達5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有13條,由湔江、石亭江、綿遠河等匯成的北河在趙鎮接納岷江水系的中河(清白江)與毗河匯成沱江,《禹貢》中的“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就源于此。沱江干流在境內流程59.7公里,常年流量400—4800立方米/秒,具有灌溉、航運和水力發電之利。丘陵地區有較大的資水河等8條山溪河流,形成面積為745平方公里的網絡。江河蘊藏水力資源51.91萬千瓦,可開發2.88萬千瓦。
    金堂物產富饒。多層次的地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歷來以農業為主的金堂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土地宜糧、宜油、宜林、宜果、宜棉、宜蔗、宜漁、宜其他經濟作物的面積甚大,農副產品和多種經營的發展面廣,產品豐富。是四川省無公害蔬菜重點基地縣和成都市二線淡季蔬菜基地縣。糧油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菜籽、花生為大宗,胡豆、豌豆、高梁、大麥、黃豆以質優見長。經濟作物中的辣椒、生姜、甘蔗、蠶桑、葉煙、大蒜、中藥材為傳統著名產品。其中:二荊條和大紅袍辣椒、淮口紅糖、金堂柳葉煙、云頂明參和金堂早蒜苔等曾遠銷東南亞。金堂三溪鎮是全國著名的柑橘水果之鄉,臍橙獲全國優質水果獎。也是蘋果、桃、李、杏、梨、石榴、櫻桃、葡萄、核桃、西瓜等四季水果的著名產區。金堂又是省、市的蔬菜、蠶桑生產和生豬生產基地縣,近年開發的多種食用菌生產,產量居全國第二。林木資源中,有珍稀古奇樹木25種,其中,尤以云頂山上的11株古梭羅樹、三學山上的千年鐵樹和趙鎮梅林公園內的黑彈樹尤為珍貴。野生動物有哺乳、鳥類、兩棲、魚類、爬行等5綱、34目、76科、341種;鳥類有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黑鸛、金雕和二級保護的25種。
    金堂低山區蘊藏有天然氣資源。史載:“有鹽銅之利”,傳漢時鄧通、卓王孫俱采銅于至治東金子山(銅官山)。境內沱江流段產沙金,并有大面積的建筑用優質砂礫礦床,儲量豐富。金堂峽口石以質堅紋細,為建筑材料珍品。
    金堂因有山川之利,自古即為川西水陸交通樞紐,是成都東部之門戶,歷來為兵防要地和川西商賈云集的中心。《宋史》載:“懷安東達于潼遂,西達于成都,蓋東西之沖,而山川之要會也。當其任者,茍得其人,西川有變,可以扼之于此,而使不得以超吾境而東;東川有變,可以扼之于此,而使不得越吾境而西。”傳三國時諸葛亮曾于云頂山屯兵守隘;晉義熙末刺史朱齡石率兵自沱江取成都,于此設金水戍;南宋末,宋、元在對巴蜀的爭奪戰中,金堂云頂石城先后十五年作為山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穩定長江上游戰局,支撐南宋半壁江山起到了堡壘作用,一度為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和懷安軍治所。明、清時期,為農民起義-戰之重要陣地。清雍正四年(1726)到民國34年(1945)抗日戰爭結束的200多年中,趙鎮因得沱江舟楫之利成為川西著名水碼頭和商賈云集之地,曾有幾度繁榮,位列川西四大名鎮之首。
    金堂山水以“青幽綺麗,聞名蜀中”,自古即為川西旅游勝地。昔有“韓灘春漲”、“圣燈朝佛”、“白馬涌泉”、“金船艤峽”、“寶塔臨江”、“云頂晴嵐”等名勝古跡,唐初文壇四杰之一的王勃以及薛能,前蜀太妃花蕊夫人,后唐杜光庭,宋代陸游,黃庭堅,日本沙門東升,明楊升庵,清高辰,民國于右任、張大千等名人學士,留下不少文學藝術珍品。解放后,境內出土的大量墓葬、文物,如石器、陶器、銅器、玉器、兵器、貨幣、陶俑、青銅搖錢樹等,充分證明域內古代文化之興盛。今天,江山益發多嬌,有:“四道彩虹飛古渡,三江春水繞韓灘”的花園水城、“北濱翠云”、“梅林攬勝”、“圣燈花果”、“千里沱江第一峽鱉靈峽”、“九龍長湖”、“水上世界”、“天臺勝境”“砂崖溶洞”、“云頂石城”、“慈云古寺”、“瑞光白塔”等勝景。這里四時景色紛呈:“三春桃花流水,橘林噴香;夏日飛舟激浪,驚濤拍岸;金秋層林盡染,碩果累累;冬日梅香四野,漁歌唱晚”。
    金堂江山鐘靈毓秀,人文蔚起。漢代天文學家楊統、政治家李尤,梁武帝時號稱“畫家三祖”的張僧繇,北周羅漢佛像畫家張玄、張景思,宋代教育家黃敏、文學家樊汝霖,明政治家許淳,清文史學家張晉生,學者、詩人高辰、何元普,戲曲表演藝術大師魏長生,都有不少著述和成果留傳后世。近現代,辛亥革命大將軍彭家珍,老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唐健伯,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土壤學家彭家元,哲學家賀麟,魏學家蒲保民,文學家流沙河,書畫金石家楊允中,川劇表演藝術家蕭克琴、司徒慧聰等均從各方面為繼承和發展中國和世界文明,為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作出了重大貢獻。
    金堂縣人民政府于1950年1月4日成立。
    發展規劃
    積極推進“三個集中”,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適度超前、循序漸進,詳略得當、留出空間,規范統一、便于實施”的原則,組織編制形成了推進城鄉一體化“三個層次四個方面”的規劃體系。“三個層次”即縣、鄉鎮、重點村分別編制不同層次的發展規劃,“四個方面”即規劃包括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產業發展規劃突出優勢特色。全縣工業發展布局規劃為“一區兩片、四大產業”,即一個工業集中發展區,設置趙鎮和淮口A、B兩個片區,集中發展電力能源、機械冶金配套產業、食品加工、紡織印染四大主導產業;農業發展突出“紅、白、黑、綠、花”(即臍橙、食用菌、黑山羊、蔬菜、奶牛)優勢產業開發,規劃兩線、兩片、三個窗口、八大示范園區;旅游、商貿規劃立足水環境特色和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推動會務、休閑、度假、游樂和區域產品集散為主的三產業發展。
    城鎮建設規劃突出區域中心。確立了以縣城趙鎮為中心,淮口為次中心,清江、高板、竹篙、土橋、福興為區域中心鎮,五鳳鎮建成歷史文化名鎮的“2+5+1”中心城鎮體系。趙鎮以“天府花園水城、成都游樂中心”、淮口以“成都工業重鎮、金堂商貿強鎮”發展定位,著重抓好城鎮建設、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旅游商貿產業發展;區域中心鎮著重加強城鎮建設,推動商貿業發展,帶動輻射周邊鄉鎮推進城鄉一體化其他鄉鎮著重加快村鎮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增強區域帶動力。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突出交通和水利,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突出教育與衛生。以中心鎮為支撐,鄉鎮所在地為節點,連接村、組,延伸院落,建設覆蓋全縣的網絡體系,著力于改善農村地區的環境條件,編制相關的規劃。
    金堂現狀
    金堂,是成都市轄郊縣,位于成都平原東北,距成都市區36公里、雙流國際航空港58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的雙向8車道的快速通道成金路已經通車,成南高速公路、成綿高速公路、達成鐵路、成渝鐵路構成完善交通體系,擬建的金堂大道更將縱貫金堂14各鄉鎮,讓傳統的上下五區地理屏障成為過去,是川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全縣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轄21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總人口85萬。縣城所在地趙鎮享有"千里沱江第一鎮"的美譽,古蜀四大名鎮之一,歷史上趙鎮就是川西平原水運中心、物流中心和商貿中心,享有"中國天府花園水城"之美譽,是成都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最好的區(市)縣之一。
    區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金堂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了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2008年,克服“5·12”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全縣經濟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勢頭,GDP總量首次突破100億元,增速創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之最。 一、整體經濟加快增長,三次產業結構趨于合理。2008年全縣經濟總量突破100億元大關,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000092萬元,比上年增長15.7%,增幅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比全市增長12.1%高3.6個百分點。GDP總量居全市13位,居“三圈層”第2位;增幅排位居全市第8 位,居“三圈層”第2位。一、二、三產業比例關系由2007年的34.1:31.1:34.8調整到2008年的31.3:35.9:32.8,產業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發展思路
    立足自身特色,主動融入中心城市經濟圈。當好成都市區的產業配套區、服務區,構建成都市區的經濟次中心和游樂中心,建設具有最佳人居環境和最優創業環境的集生態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天府花園水城。
    城市體系構架定位
    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城市競爭力,基本形成中等城市框架。
    產業格局定位
    以能源業為龍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食品、冶金、機械、紡織、建材、醫藥、化工、旅游等產業為支撐,服務業和生態農業全面發展。
    城市特色定位
    中國天府花園水城,休閑人居金堂,成都游樂中心、最佳人居、休閑、生態城。
    地形地貌
    金堂縣境地處四川盆地西部,跨盆中和盆西兩大褶皺帶。地貌格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地貌多樣,山、丘、壩皆有,全縣地貌呈典型的三分性,西北部屬于平壩淺丘區,東南部屬于丘陵區,中西部則系龍泉山脈低山地帶。地勢由中部偏西地帶逐漸向東西部降低,海拔高度385-1046米。龍泉山脈由北向南橫貫縣境中部,海拔高度500-1046米,地勢起伏高低差在400-600米之間,形成低山地貌。龍泉山以東,屬川中臺地,為丘陵地帶;龍泉山以西,為成都平原東緣,沿河兩岸的沖積平原與沿山淺丘構成壩丘地貌區。整個地形由西北斜向東南、形成西北至東南距離長,南北距離短的狹長地形特點。
    地貌分為侵蝕堆積型、構造剝蝕型、侵蝕型造型三大類。
    氣溫
    金堂縣位于成都平原東部、川中丘陵西緣,居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中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多年日平均氣溫16.6℃,高于同緯度地區0.3~0.4℃,冬季氣溫比同緯地區高2.1~2.7℃,春季氣溫回升早,比同緯度地區早25~30天。
    降水量
    雨量較為豐富,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約3/4的年份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
    風
    縣境風向夏季多偏南風,冬季多偏北風。累年平均風速為1.1米/秒,累年定時的最大風速為15米/秒。
    濕度
    累年相對濕度為80%。
    氣壓
    歷年平均氣壓962.6百帕。
    云霧、日照、蒸發量
    年均日照時數1268.7小時,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800~600小時,太陽輻射能80~90千卡/厘米2,屬全國日照低值區之一。累年平均霧蒸發量1169.1毫米,有霧日數30.5天。
    水文
    縣境河流分屬于沱江、岷江水系,縣內有沱江、清白江、毗河、北河、海螺河、爪龍溪、溪木溪河、萬家河、黃水河、楊溪河、資水河等大、小江河13條。水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9萬千瓦,可開發量為4.6萬千瓦,占理論蘊藏量的78%,其中沱江可開發量4.2萬千瓦。縣內水面資源共116700余畝,全縣共有水利工程4750處,蓄、引、提水總能力18200萬立方米,有效水量為1690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2萬畝,保灌面積26萬畝,此外,還有26000畝可養魚水面,占全縣水面資源面積的26.71%。
    地表逕流:縣境多年地表平均逕流總量為3.26億立方米,其中淺丘區0.6億立方米,占18.4%;山區0.78億立方米,占23.9%;丘陵區1.88億立方米,占57.7%。全縣13條江河中,多數為遠境型河流,其多年平均逕流總量83.41億立方米,扣除縣境內產生的地表逕流后,外地流入縣境的地表逕流量為80.15億立方米。
    地下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分為西部平壩及沿江洲壩區、中部低山區、東部丘陵區。壩區地下水資源豐富,儲量7276萬立方米,可采儲量2569萬立方米;
    供水
    自來水:縣自來水公司日供水能力6萬噸,現日售水量約3萬噸,現行工業用水執行價1.55元/噸,商業和建筑施工用水2.05元/噸。團體(辦公)用水1.75元/噸,民用水1.40元/噸。
    三中園區工業區范圍內有自來水主輸水管網,工業生產用水、生活用水均由縣自來水公司配套至三中園區各投資者征地邊沿。水質經國家水質監測網西南中心長期監測,達到優質飲用水標準。
    河水、地下水:金堂縣河流分屬沱江、岷江水系,全縣大、小13條江河,多年平均逕流總量為83.41億立方米。毗河、中河、北河三條河流在縣城趙鎮匯流成沱江。豐水期平均流量2000立方米/秒,枯水期平均流量為300立方米/秒,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二級,可作為工業用水的首選。
    投資者若自備取水設施,抽取江河水或地下水,應申辦《取水許可證》。
    供電
    金堂由成都電業局供電,執行四川省電網現行統一電價。縣境內有110KV變電站兩座、35KV變電站八座。三中園區內的110KV變電站,主變容量為2×31500KVA,可供用電負荷5萬KW,園區內主干道路均有10KV輸電線路配套。根據規劃,在今后3年內,三中園區還將建110KV和220KV變電站各一座。
    電站:已并網發電企業-中美合資AES燃機電站裝機容量5萬KW、九龍灘水電站裝機容量2萬KW;總裝機3600MW的成都金堂電廠已于2004年3月開工建設,2007年首期120萬KW熱電機組即可投入營運。
    地方電網:金堂有地方電力公司一家,供電能力達2.24萬千瓦,并與大電網聯網運行。
    電價
    (1)、執行四川省電網現行目錄電價,并實行豐枯、峰谷分時電價。每年6-10月為豐水期,1-4月和12月為枯水期,5月和11月為平水期;平段為每天11:00――19:00,峰段為每天7:00――11:00和19:00――23:00,谷段為每天23:00――次日7:00。
    (2)、大工業用電基本電費14.00元/KVA。
    供氣
    金堂縣的天然氣資源得天獨厚,中油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及中石化公司的輸氣干線(主管720mm)分別經過金堂縣開發區,并在開發區設有配氣站。園區內工業輸氣管徑采用159mm供氣,壓力0.8-1.6Mpa,燃氣主要成份:(摩爾百分數)、甲烷94.57,乙烷3.9,丙烷0.78。高發熱量:39.062MJ/m3(13236.16千卡/立方米),低發熱量:33.863MJ/m3(11474.48千卡/立方米),日供氣30萬立方米,經過調壓最大供氣量可達100萬立方米。
    工業生產用氣價格1.15元/立方米,民用氣價格1.25元/立方米,商業 用氣價格1.70元/立方米 ,集體用氣價格1.24元/立方米。
    (一)公路運輸
    成金快速通道全長28公里,省級公路唐(家寺)--巴(中)公路橫貫三中園區,距成(都)--綿(陽)高速公路16公里,距成(都)--南(充)高速公路8公里,從成南高速至成都距離為22公里。
    連接成都的省內、跨省高速公路:
    (1)省內高速公路
    成都--綿陽、成都--樂山、成都--雅安、成都--南充、成都--都江堰(市內高速)、成都繞城高速公路(市內高速)。
    在建高速公路2條:成都--彭州(市內高速)、成都--溫江--邛崍(市內高速)。
    (2)跨省高速公路:
    金堂 遂寧(成南高速) 重慶(遂渝高速),全長223公里,(遂寧--重慶段)
    龍泉--重慶(成渝高速),全長331公里。
    金堂--南充--重慶,全長298公里。
    成都--(成渝高速)--重慶,全長360公里。
    成都--(高速)--重慶--(高速)---貴陽--(高速)--北海。全長1850公里
    成都--(高速)--瀘州--(高速)--貴陽--(高速)--北海。全長1709公里。
    成都--(高速)--重慶--(高速)----萬縣--(三級)--宜昌--(高速)--上海。全程2900公里,預計2008年全線通車。
    成都--(高速)--綿陽----(高速)--廣元---(高速)---寶雞--(高速)--西安。全長1050公里。
    此外,成都--拉薩,成都--貴陽--昆明的跨省公路已開通。
    (3)路面狀況
    金堂周邊及連接省內的高速公路均為全封閉高等級公路,線形好,通行速度快。貨物運輸車輛在道路運輸過程中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可晝夜通行。
    (二)鐵路運輸
    工業園區(A區)有達(縣)--成(都)鐵路二級客貨站。10公里內有成(都)--渝(重慶)鐵路,15公里有寶(雞)--成(都)鐵路等,通過達成鐵路與成都鐵路樞紐相連,可達全國各地。
    成都每日發送列車60列以上,發送旅客12萬人次以上,開發區周邊有六個客貨運火車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
    (三)水路運輸
    金堂經成渝高速到重慶,也可由成南高速至遂寧經遂渝高速到重慶,在重慶由水路可將貨物運輸至全球。
    始發地 目的地 里程km 價格(元/㎏) 物流日程
    金堂 重慶 268 0.70 4-6小時
    服務設施
    1、住宅
    金堂普通住宅
    一般公寓 售房價格1800-2200元/平方米 租賃價格:3-6元/平方米 面積:50-150平方米
    中檔公寓 售房價格2200-2800元/平方米 租賃價格:6-12元/平方米 面積:120-250平方米
    高檔住宅 售房價格3000元/平方米以上
    2、醫療
    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共354家,其中縣級綜合醫院3所,縣級中醫專科醫院1所,縣疾控中心1所,縣衛生執法監督機構1所,縣婦幼保健機構1所,縣衛生進修學校1所,單采血漿站1所,鄉鎮衛生院21所,地名衛生院6所,村衛生室312 所,駐縣醫療機構4所,民營醫療機構2所;全縣編制床位1573張,千人床位數1.85張;衛生技術人員2080 人,其中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2人,中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53 人,初級衛專業技術人員169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4人。
    其中: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位于縣城趙鎮郊山路中河岸邊,始建于1951年,占地110余畝,開設床位252張,現有職工416名,有副主任職稱專家35名,中青年技術骨干120名,以呼吸、心血管、消化內科、普外、骨傷、胸腔、泌尿、顱腦外科等專科為特色,屬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具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和醫療服務能力。除能完成二級醫院所有業務項目外,并能完成部分三級醫院的一般業務項目,是縣城主要的醫療機構。
    四川省-中心醫院,地處金堂縣城近郊的清江鎮,占地22.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70%。該院始建于1972年,是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除擔負省監獄系統干部職工、家屬及罪犯的醫療保障任務外也對外開放。
    科技狀況:
    金堂是成都平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吸納四川成都乃至全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全縣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99萬人,研發機構4個,科技型企業15家,與川農大、省農科院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近5年來,有80余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縣政府的科技進步獎,10余項發明被授予專利權。1998年,金堂縣被成都市委、市政府授予"成都市科技工作先進縣",2000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工作先進縣",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科技先進縣"及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成都市農村科技工作標兵縣"等稱號。建立了成都市首家區(市)縣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教育狀況:全縣有各類學校88所,小學51所,普通中學36所(初中29所,普通高中7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農村成人學校25所。全縣教職工6776人,在校學生93944人。全縣幼兒園55所,其中建制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7183人。
    省級重點中學-金堂中學創辦于1928年,擁有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高級職稱教師一百多人,為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目前正申報國家級重點中學。
  
全國與金堂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二连浩特市| 自贡市| 新沂市| 泌阳县| 邹平县| 黔西| 阳朔县| 崇礼县| 儋州市| 朔州市| 万年县| 清涧县| 肥乡县| 遂平县| 炎陵县| 新龙县| 日喀则市| 二手房| 太仆寺旗| 万宁市| 毕节市| 银川市| 巨鹿县| 凤山市| 察雅县| 正安县| 团风县| 镇平县| 敖汉旗| 宜良县| 澄迈县| 瓦房店市| 屯门区| 安丘市| 阿坝| 全州县| 巴彦县| 邵阳市| 凤冈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