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收到空包裹索三倍賠償,法院卻為何不支持
來源:第一物流網 時間:2017-9-12 8:36
賀先生稱其在網上購買兒童智能手表,但在簽收快遞時發(fā)現收到的是空盒子,他認為商家構成欺詐,遂起訴至法院,要求商家退還貨款并三倍賠償損失。
一審法院支持了賀先生的訴請,但北京市三中院經二審審理認為,商家行為應屬于違約,故依法改判商家退還貨款。
賀先生起訴稱,其在天貓商城的某數碼專營店購買了兒童智能手表20個,價格總計2384元。該店當天通過韻達快遞發(fā)貨,但在簽收快遞時,賀先生發(fā)現快遞重量僅為0.1kg,于是他開箱驗收,確認快遞盒內無任何物品。
賀先生認為,商家已經構成了事實上的欺詐行為,故要求商家退還貨款2384元并且三倍賠償損失7152元。
商家表示,其確實收到了賀先生的訂單及貨款,可能是由于內部工作的失誤或是快遞公司的原因,導致賀先生收到的貨物為空盒子。
然而,賀先生發(fā)現快遞內無貨品時,沒有與商家聯系,而是直接提起訴訟。這時商家才知道發(fā)貨數量有誤。欺詐需要主觀故意的存在,而商家并沒有這樣的故意,故商家請求法院駁回賀先生的訴請。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商家已經構成欺詐,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退還賀先生貨款并且按照三倍賠償賀先生損失。
商家不服,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其認可退還貨款,但認為不存在欺詐行為,不同意三倍賠償。
三中院經二審審理認為,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本案中,商家并不存在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虛假情況,而誘使賀先生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情形,故賀先生主張商家存在欺詐不能成立。而商家未依約發(fā)貨的行為屬于違約行為,故對賀先生主張的三倍賠償,法院不予支持。
據此,三中院二審依法改判,判決商家退還貨款,但不承擔三倍賠償責任。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 2-24· 五部門:支持汽車產品、電子產品、家居產品等消費升級
- 11-18· 商務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
- 10-24· 貴州支持遵義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
- 8-1· 上海:支持生物醫(yī)藥產業(yè)全鏈條創(chuàng)新發(fā)展
- 7-18· 北京支持校企聯合培養(yǎng)復合型數字人才
- 7-18· 北京支持校企聯合培養(yǎng)復合型數字人才
- 7-8· 北京支持使用醫(yī)保個人賬戶線上購藥
- 6-10· 財政支持筑牢“三北”生態(tài)屏障
- 5-20· 政策支持下,“備老經濟”如何下好養(yǎng)老“先手棋”?
- 5-13· 《關于支持引導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通知》解讀
圖文資訊
近期熱點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