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入刑”助力鏟除黑色產業鏈
據報道,近日,刷單組織者李某被浙江省杭州余杭區人民法院以非法經營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據了解,這是國內首例刷單炒信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
不少網民為“刷單入刑”拍手叫好,同時呼吁繼續對該行為保持高壓態勢,查證一起處理一起,通過落實平臺及商家責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等配套措施,鏟除黑色產業鏈,使刷單經濟無所遁形。
“刷單入刑”提高違法成本
有網民表示,違法成本過低、法律法規不健全,助長了刷單炒信的違法氣焰,而相關市場參與者對刷單產業的隱蔽需求,是該黑色產業鏈出現并壯大的重要原因。“刷單入刑”提高了違法成本,有利于重塑電商生態。
網民“標準”說,由于刷單能虛假提高賣家的銷量和好評度,使網店獲得靠前的搜索排名,因此擾亂了網購消費者對商品的正常判斷,屬于嚴重誤導甚至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這種黑色利益鏈的存在,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也是對其他優質賣家利益的掠奪,更是對整個電商生態鏈的腐蝕。
“全國‘刷單入刑’第一案宣判,具有警示意義和標桿價值,意味著刷單違法成本抬高,違法者將受到刑事處罰,這將對刷單者形成震懾。”網民“江德斌”說,這有助于打擊網絡虛假交易,擠出行業虛假水分,還原數據真實性,從而使得網絡行業擺脫刷單困擾,將注意力集中到正常的市場競爭上來。
多管齊下凈化電商生態
網民“時鋒”說,要想徹底整治屢禁不止的刷單行為,相關執法部門和監管部門應當用行政執法權和刑事司法權加強監管保護公平競爭,消費者要善于利用司法救濟體系。
網民“江德斌”認為,“刷單入刑”雖有示范效應,但并未形成明確的法律條文,目前只是地方司法以構成非法經營罪自行裁決,有必要將“刷單入刑”納入法律,或者由最高法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提升法律位階,提高法律效力。
由于刷單行為是對真實網絡交易的模擬,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因此必須通過多渠道對刷單行為進行規制。網民“祁云波”建議,第一,嚴格落實平臺主體責任。通過在入駐規則中嚴格規定對刷單行為的懲罰措施等方式,限制賣家的刷單行為。第二,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能夠提供主要證據的舉報明確予以獎勵。第三,提升普法宣傳效果。引導消費者、網絡賣家及電商平臺增強法律意識。第四,提高監管執法信息化技術水平。對于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到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 3-31· 數字產業去年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
- 3-17· 文旅產業如何變流量為“留量”
- 1-2· 澳門產業結構顯著優化 非博彩業生產總值占比上升
- 11-11· 低空產業“加速起飛” 預計明年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將超2000億元
- 11-7· 強產業 穩投資 促消費 天津生產消費一線走訪見聞
- 10-17· 銀發產業“30萬億”大市場如何撬動
- 9-19· 肉牛產業如何破局——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調查
- 8-15· 登山產業見證青藏高原生態不斷向好
- 8-15· 新能源產業,湖南領跑“儲能”賽道
- 6-24· 智能產業賽道 天津跑出加速度!營收超3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