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改寫商業模式 順豐意在一體化物流
馬云在多個場合說過,未來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數據。
剛剛過去的順豐與菜鳥之間的摩擦,正是這樣一場商戰預演。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掌握大數據已經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但僅僅掌握了數據還不夠,擁有應用數據的能力才是企業真正的壁壘。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多位高管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態,未來10年,快遞服務將由單一的快遞轉型為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順豐和菜鳥的爭執在于,未來順豐體系是獨立出去還是在菜鳥下面。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實是未來商業版圖、未來生存機會之爭,所以事情才會鬧這么大。
起源:菜鳥正改變快遞業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事件發生后,多家企業表明立場,紛紛站隊。京東、網易、騰訊以及美團外賣等紛紛表示支持順豐,而EMS、蘇寧、圓通、易果生鮮、全峰以及國通等企業則齊發聲明,站隊菜鳥陣營。由于局勢發展超出外界想象,國家郵政局兩次出手發聲,協調這場爭端。
這起事件的發生,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菜鳥正在改變快遞行業的商業模式。
京東CEO劉強東在2016年說過,“菜鳥物流就是在為幾家物流公司上搭建系統,說得好聽是提升這幾家快遞公司效率,說得難聽點,這幾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是被菜鳥物流給吸走。
中通便曾在其風險提示中提到,“和菜鳥的合作可能會使其提升成本、削弱與終端客戶的連接,甚至打破以往的商業模式。”
上述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快遞不侵入供應鏈,在價值鏈里存在的價值就很小。順豐是上市公司,要對股民負責,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其必定會切入供應鏈里面獲取更大的價值。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淘寶和菜鳥都是平臺制,這在電商早期是很管用的,但現在已經放緩。京東模式就是控制整個供應鏈,順豐也想如此。王衛才四十多歲,正值一個企業家的黃金之年,他并不甘于只做快遞,所以數據之爭背后,真正爭奪的其實是商業模式。”
順豐:生態博弈的樣本
順豐多位高管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態,未來10年,快遞服務將由單一的快遞轉型為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也就是說,順豐認為,未來最重要的轉變是不能只做單一快遞了,要做更多的物流服務業務,變成一個綜合物流服務商。
順豐和菜鳥間的博弈,已經不是企業與企業的博弈了,而是行業生態的博弈。順豐則是這種生態博弈的一個樣本。
在物流與供應鏈專家黃剛看來,中國物流行業的生態結構:兩大生態+兩大平臺的關系,分別是菜鳥(系)、鐘鼎(系)兩生態+京東、順豐兩平臺。其中,阿里在物流的布局,就是商業+資本驅動物流生態的布局。順豐做的是軀體+大腿,拋開菜鳥的流量,順豐也能奔跑,但順豐在數據應用方面力量還未彰顯。
上述行業資深人士認為,目前行業應用大數據和使用大數據的能力參差不齊,拿到了數據其實也沒有用,數據的劃分和數據的結構很嚴格,采集數據的時候沒有按照大數據應用邏輯也是沒有用的,好比拿到一堆偏旁部首,沒辦法組成文字也是沒用的。
2016年5月,順豐曾推出一款數據增值服務“數據燈塔”。這款產品融合了順豐內外部數據,通過智慧物流、智慧云倉,指導商家更好地分倉、備貨、庫存管理。可以看出,這與菜鳥的數據應用理念類似,順豐不甘于“被指揮”,也想做指揮者。
“淘寶和天貓的系統作為平臺不擁有真正的物權,而菜鳥也不想做綜合一體化物流服務,‘三通一達’做的就是快遞,體力活,價值小。順豐與菜鳥、其他快遞比,根本來講就是戰略形態的不同。”上述行業資深人士表示,順豐與阿里的物流發展思路差異巨大,發生分歧是正常的,這也是兩種模式的代表。
在黃剛看來,新零售時代的需求不是單一的物流運營,而是基于大數據驅動下的供應鏈綜合服務。這一點順豐是有這個能力的,但遺憾的是順豐未必聽菜鳥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兩者的較量。
“所以這一仗打得是示范作用多于實際影響。”上述資深人士感嘆,“影響是在未來,至于這個事件對‘三通一達’會產生有什么樣影響,只能拭目以待了。”
- 4-7· 商業化提速 低空經濟“飛”出消費新天地
- 3-17·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具備雙工位發射能力
- 1-2· 廠網一體 按效付費——湖南探索城市污水治理新路
- 12-2·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常態化發射將帶來什么?
- 11-14·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進程如何?低空經濟串聯產業協同發展
- 8-22· 研產銷一體化 新疆哈密做強“甜蜜”大產業
- 7-29· 菜鳥無人車已經獲得一批訂單,并已上路運行
- 7-4· 推動一體化發展 西部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加速
- 6-10· 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 6-6· 長三角一體化,人人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