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智能車 走智慧路——推動交通領域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越來越大的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口,越來越多的汽車,這讓解決交通問題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我國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共有18個,其中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四市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截至2019年底,中國私家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的城市已經超過30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同比增長67.31%,創同期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3月,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87億輛。
我們需要為交通安全、交通擁堵、碳排放等問題,尋找最優解,讓每個人的出行變得安全、高效、經濟和綠色。
對此,相關企業在思考解決方案。從自動駕駛到車路協同、從智能交通到數字城市運營,像百度這樣的企業,有很多探索和實踐,也有很多思考。
一個智能交通系統,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根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交通事故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包括酒駕等危機駕駛行為。我相信,隨著無人駕駛進一步成熟,聰明的車、智能的路、車路協同、智能的交通管理系統等等,都會讓交通事故發生概率降低。
一個智能交通系統,應該能夠有效地解決擁堵問題。通過測算,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智能交通,將能夠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未來,中國一線城市或將不再需要限購和限行,擁堵問題可以基本解決。
一個智能交通系統,可以提高通行效率,節約能源,降低空氣污染水平,惠及每一個有出行需求的人。比如,通過建設高等級智能道路,大力發展車路協同和自動駕駛,構建安全、便捷、高效、低碳的智能化出行服務體系等,可以讓我們城市更綠色。
一個智能交通系統,并不依賴于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相反地,它要長期面對行人、有人車,無人車等各種道路上的目標混雜移動的局面。因此要綜合考慮各個利益相關方的訴求,根據全量實時數據,做出最佳調度。
一個智能交通系統,需要有一個專屬的運營商。運營商的職責就是不斷優化這個系統,不斷提升交通的效率和可靠性。這就像電信運營商,通過不斷升級網絡,優化手機通訊效率一樣。
做自動駕駛、智能交通這些年,我到過全國很多城市,感受到交通的點滴變化。小到交通信號燈的控制優化,大到搭建城市交通“智慧大腦”;從公交到地鐵,從公路到港口,交通各行業、各領域都在展開智能化嘗試,局部效率改善比比皆是。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11-4· 載譽前行丨因格智能獲評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與CMMI 3級能力評定
- 10-15· 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利好不斷 智加科技發布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
- 9-30· 暢通氫能車發展賽道 多地免收高速通行費
- 8-19· 重載與智能化深度結合開創鐵路貨運發展新紀元
- 7-25· 我國智能航運發展迅速 相繼突破航行關鍵核心技術
- 6-24· 智能產業賽道 天津跑出加速度!營收超3000億
- 5-28· 因格智能公司摘得第七屆全球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物流裝備分賽桂冠
- 5-13· 湖南智能計算產業已具備先發競爭優勢
- 1-4· 上海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