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貨運最大局謀變轉型
中國鐵路貨運量最大的太原鐵路局,正謀求改變“一煤獨大”的貨運困局,轉型走出門外招攬“白貨”(非煤貨物),不斷深入供給側改革,以應對持續下滑的鐵路貨運市場。
10日,太原鐵路局首發開行X2512次“太原鳴李——佛山東特需班列”,由20輛40英尺集裝箱專用平板車組成,滿載山西老陳醋、汾酒等山西特產,以及家用電器、瑪鋼件等“白貨”,從山西鳴李車站發出,一路南下,一站直達,48小時內抵達廣東佛山東站,每周二、五開行2列。
廣州粵天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仰紅,在廣州做物流生意如今已有15年,之前他一直做公路物流,現如今,太原鐵路局為郭仰紅“量身定制”快遞方案,讓郭仰紅的“白貨”搭上了太原鳴李——佛山東的貨運特需班列。
太原鐵路局地處中國資源大省、煤炭大省山西,在煤炭“黃金”期,該局承擔全國六分之一的運輸量,運力上全力傾斜運輸煤炭,多年來形成了“一煤獨大”的鐵路貨運格局——首先保證煤炭運輸后,再平衡各種“白貨”的需求。
當前,隨著煤炭產業的產能過剩,煤市不景氣,“黑貨”消費量銳減,鐵路貨運量隨之而降。官方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份,太原鐵路局日請求車同比下降29.2%,大秦線運量下降22.5%,日裝車量最低時降至10年前水平。2016年一季度,山西省鐵路貨物運輸總量完成13951.3萬噸,下降7.6%。
太原鐵路局營銷處副處長蘇海春對記者表示,近年太原鐵路局開始逐步拓展“白貨”貨運市場,“白貨”和零散貨物運量現逐年增長態勢。“穩黑增白”、“以白補黑”,是太原鐵路局推進鐵路貨運改革的思路。
安全是郭仰紅公路運輸最大的難題,也是他做生意存在的最大風險,之前鐵路運能緊張之時,郭仰紅的“白貨”用鐵路運輸那是一種奢望,如今鐵路部門從“坐商”變“行商”,走出門外拓展“白貨”市場,加之鐵路運價穩定,安全高效,這讓郭仰紅由公路運輸改為鐵路運輸。
中國鐵路部門作為國家的“經濟命脈”,曾經是鋼材、煤炭、糧食等大宗貨物的運輸主力,但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的風云變幻,鐵路運輸結構也變化了巨變,大宗貨物運輸“輝煌”不再,昔日“鐵老大”面對市場變化,開始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改革與創新。
太原鐵路局榆次站副站長石春明參加工作如今已有26年,經歷過中國鐵路從“鐵老大”變“店小二”的歷程。他說,上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期,貨運列車是需要排隊的,山西光運輸煤炭都滿足不了客戶,當初坐著就有錢收,現在必須“轉觀念,闖市場”,鐵路工作人員必須走出去,對接市場,把貨源攬回來。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旅客發送量累計超1億人次
- 5-6· 長三角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5月3日預計發送旅客390萬人次
- 5-6· “書香鐵路”現象觀察:當交通樞紐變身全民閱讀新場景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