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量同比增長13.8%!威海港一季度實現逆勢雙增長
4月17日上午9時10分,滿載水渣粉、水泥的303個標準箱,通過“散改集”模式,順利靠泊山東港口威海港碼頭。據統計,一季度,山東港口威海港吞吐量同比增長13.8%,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1.8%,實現逆勢雙增長。
“‘散改集’是我們今年以來新探索的運輸方式,目前已完成2000標箱。”山東港口威海港相關業務人員吳振銘介紹,類似水泥、水渣等大宗貨物,原來都是散裝運輸,需要經過多次的裝卸和轉運,每一次裝卸都會使得貨物粉渣增多,如今在不增加客戶成本的基礎上,港口都改為裝入集裝箱進行運輸。
運輸方式變化,帶來的是一筆經濟賬。以水泥為例,過去采用散裝運輸,每年的損耗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左右,即途中起碼要“漏”掉二三百噸的水泥,按照每頓450元計算,每年在運輸途中得蒸發掉十多萬元。經過“散改集”后,幾乎達到零損耗,大大節約了運輸成本。
如今,在山東港口威海港,水泥、河沙、水渣、玉米等貨種都已經實現“散改集”。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接下來石油焦、鹽、堿等散貨貨種也將入箱,實現集裝箱疏港套貨發運。
山東港口威海港的發力點,不僅在吞吐量上。3月11日,“錦州—威海—太倉”集裝箱航線正式首航。這是山東港口威海港2020年開通的首條集裝箱班輪航線,讓威海港擁有了直達江浙地區、長江水域的運輸通道,航線把東北、山東、長三角地區“串”了起來,加上2019年開通的6條航線,使山東港口威海港逐漸成為內貿中轉樞紐。吞吐量同比增長13.8%!
威海港一季度實現逆勢雙增長
隨后,“天津—威海—青島”航線也啟航,還新增濰坊、營口、錦州等貨源腹地;順利完成“威海—平澤”航線海運快件業務直通申報“第一單”,海運快件業務取得了開創性突破;空箱中轉業務突破1萬標箱,內陸港業務出口貨量增長24.7%。
創新模式、爭搶效益,帶來了山東港口威海港逆勢上揚的數據。一季度,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3.8%,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1.8%,實現了逆勢雙增長。
- 2-29· 同比增長20.3% 2024新春貨運跑出加速度
- 6-12· 吞吐有智 運煤不見煤——津冀重要港口綠色轉型見聞
- 1-3· 同比增長24.93% 2023年春運湖南預計客運量達4580萬人次
- 3-12· 2月吞吐量同比增長44.25%,這個港口為什么能逆勢大增?
- 1-5· 吉大港吞吐能力難以滿足孟加拉國經濟需要
- 12-16· 雙12快遞企業共攬收4.01億件 同比增長24.6%
- 12-16· 日吞吐量提升2倍 天天快遞沈陽分撥樞紐“雙12”投產
- 11-25· 蘇寧雙十一12小時戰報: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86%
- 11-20· 韻達10月快遞服務收入達28億元 同比增長近150%
- 11-20· 圓通10月快遞產品收入24.02億元 同比增長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