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打假進行時:平臺治理成效顯著
近日,拼多多發(fā)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2019)》,從六部分總結了該公司在2019年度構筑全方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的相關工作經驗及成果。
報告以詳實數字展示了拼多多作為一家新電商企業(yè)在打假、治假,保護平臺5.85億消費者合法權益上的勇氣與決心。這一年,拼多多構建“1+2+3”核心治理機制,即成立一個跨部門聯動治理工作組,采用“人防+技防”兩種治理手段,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管控機制。
報告顯示,拼多多97%的疑似侵權鏈接上線前即被平臺攔截封殺,超過8.8萬家涉嫌違法違規(guī)店鋪被拼多多平臺主動關閉;一年來,平臺向全國各級政府執(zhí)法機關移交了逾千起涉案線索,協助全國各地警方抓捕了兩百多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過億元。
此外,拼多多近日分別協助江蘇徐州警方和揚州警方破獲兩起涉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在浙江義烏、永康等地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搗毀一個線下制假窩點,現場查獲一批假冒商品零部件、商標、成品及制假工具,涉案金額超百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拼多多平臺治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從創(chuàng)立至今對假貨“零容忍”,一直實行的是行業(yè)最嚴的治理規(guī)則和懲罰措施。“一旦發(fā)現商家涉嫌銷售假貨的線索和證據,我們將第一時間凍結店鋪并上報公安機關,切實保障平臺5.85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負責人說。
在不斷強化的平臺治理背后,是拼多多堅決打假的決心。拼多多最新發(fā)布的2019Q4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平臺研發(fā)費用為38.7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247%,平臺研發(fā)費用占收入比達12.8%,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平臺治理和風控系統的不斷升級。
2019年12月,拼多多創(chuàng)設的“假一賠十”消費者賠付金制度,被最高人民法院納入中國互聯網司法十大典型案例之首,肯定了平臺在自治打假方面所作的規(guī)則創(chuàng)新。
- 5-11· 多多買菜快遞業(yè)務再下一城,末端代收、個人寄件網絡快速完善
- 6-2· 拼多多再創(chuàng)奇跡 旗下“多多驛站“4個月成快遞末端領軍者
- 2-20· 拼多多成功注冊“多多拼”商標
- 2-3· 亮點多多,來看看河北這本“民生賬本”
- 11-26· “拼多多支付”商標注冊成功
- 6-28· 桔多多:提升風險防控意識 筑起防范高墻
- 6-3· 桔多多618勁爆來襲 暢享“可視化”購物狂歡
- 10-6· 阿里打假聯盟成立中小企業(yè)咨詢委員會 幫全球中小企業(yè)提升知產保護能力
- 9-27· 架起疫情下的生命保障線 貨多多司機保障鄭州民生物資供應
- 9-25· “綠色到家”成趨勢,貨多多助力城市物流配送產業(yè)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