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掌舵 英國硬脫歐陰云加重
英國保守黨黨首選舉投票結果23日公布,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獲勝,并將入主唐寧街10號,成為英國新任首相,掌舵最為棘手的“脫歐”事務。分析人士擔憂,約翰遜主張不重談“脫歐”協議,寧可“無協議脫歐”,英國央行和涉及歐盟業務的英企將受到直接負面沖擊。
內閣離職潮迎新首相
面對約翰遜正成為英國新首相的現實,英國內閣大臣上演離職潮,為英國政局和未來“脫歐”進程投下不確定性。
英國外交部歐洲及美洲事務國務大臣鄧肯22日辭職,突顯出執政的保守黨和議會內部反對“無協議脫歐”的強烈情緒。鄧肯表示,約翰遜承諾無論是否達成協議,都將在10月31日退出歐盟,這“簡直難以置信”。
在給即將離任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辭職信中,鄧肯說:“英國給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悲的是,就在我們本可以成為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占主導地位的知識和政治力量時,我們卻不得不每天在英國退出歐盟的陰云下工作。”
上周,英國文化部國務大臣詹姆斯辭職。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日前也表示,他寧愿辭職也不愿被約翰遜解雇。哈蒙德承諾,將在議會與其他議員一道,為阻止英國與歐盟關系破裂而戰。當前,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公開資料顯示,無論是從政還是在職場期間,約翰遜都有“大嘴”和“說假話”的污名,令各界質疑其掌舵“脫歐”進程的能力。據報道,約翰遜早年從事記者工作時,因為編造了一段引語,被《泰晤士報》辭退。約翰遜2011年接受BBC《新聞之夜》采訪時說,他在離任倫敦市長之后,“不再期待在政壇做一份大工作”。《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沃爾夫稱,約翰遜是個“一直胡編亂造的人”,不適合擔任國家最高職務。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約翰遜雖然常常口無遮攔,但他不拘小節、激情幽默的個性成為他從眾多保守黨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分析人士認為,在人們普遍對政治感到憤懣、失望之際,約翰遜張揚的個性與親民的形象都為他勝選“加分”不少。
英央行或提前降息
當前英國經濟部分部門已陷入技術衰退,在“無協議脫歐”風險下,英國央行可能要提前調整貨幣政策,采取降息防止經濟下行。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22日表示,英國經濟增長已經陷入停滯,并且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已經陷入技術性衰退,即兩個季度出現萎縮。據該機構預計,2019年第二季度英國經濟已經萎縮了0.1%,主要原因是服務業增長持續放緩。
該機構表示,在10月31日的“脫歐”日期到來時,由于不確定性影響投資且生產力增長仍然緩慢,即使避免了“無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在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長速度將略高于1%。在此情況下,英國央行可能在2020年中期以前保持0.75%的基準利率不變,然后在2020年把利率提高到1%。而如果出現“無協議脫歐”的情況,英鎊將貶值,物價將升值,英國央行可能在2019年11月選擇降息,而在2020年選擇加息。
路透社文章稱,約翰遜成為新任英國首相,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因而升高,經濟增長預估可能遭調降。
“即使英國順利離開歐盟,我們也不見得都會抱持經濟增長將大幅回升的看法。”英國政府公債初級市場交易商加拿大皇家銀行表示。
在76名接受路透訪問的分析師中,僅有27人預估英國將于明年底前加息。而在上個月的調查中,受訪的69名分析師中有36人這么認為。在76名受訪分析師中,有9人預期明年底前將降息。
隨著經濟前景堪憂,英鎊走勢近期進入兩年多以來低點。英國央行已經警告,英國“脫歐”后,外國對英國資產的需求下降,可能引發英鎊進一步下跌,使企業和消費者更難融資或借貸。但高盛分析師扎克·潘德爾對媒體表示:“隨著人們普遍預期鮑里斯·約翰遜將獲勝,市場的注意力已開始轉向議會的夏季休會(7月25日至9月3日),以及新首相在休會期間可能與歐盟各國政府展開的外交活動。”高盛維持結構性看漲英鎊的觀點,“我們的經濟學家依然認為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概率低”。
歐盟舉措增加英企成本
在英國處理內政亂局之際,歐盟對重啟“脫歐”談判沒有打開大門,而是在金融市場等主要領域推動新規,讓英國企業與歐盟業務更加“疏遠”。
路透社文章指出,即使約翰遜主張重談或者選擇“無協議脫歐”,歐盟的立場是不會重新談判“脫歐”協議。
出于對規模達18.7萬億美元的歐盟經濟可能受到沖擊的擔憂,歐洲各國領導人正在加大對愛爾蘭的壓力,要求其加速為英國“無協議脫歐”做好準備,這一結果可能擾亂金融市場和貿易。
“如果他們要求我們重新協商‘脫歐’協議,我們會說‘謝謝,但不用了’。”歐盟一位參與三年“脫歐”談判的外交人員對媒體表示。
此外,根據路透看到的一份歐盟文件,歐盟首度打算取消一些國家對部分歐盟金融市場的準入,在英國即將退出歐盟之際,此舉將為英國敲響警鐘。文件對歐盟所謂的“對等”制度進行了評估,歐盟是根據此制度對非歐盟銀行、投資公司、清算機構或信評機構授予金融市場準入,前提是歐盟認定這些機構所在地的規定與歐盟規定一致。
歐盟已采納超過280項對等決定,涉及歐盟以外的30個國家,而且之前從未撤銷過任何對等決定。如果英國企業不打算斥資在歐盟設立新的金融中心,那么離開歐盟之后就必須利用這套制度。路透社文章稱,此舉是對英國發出的嚴厲警告,即如果英國希望其交易平臺、清算所和其他金融機構能直接接觸到歐盟客戶,就必須繼續遵守歐盟規則。
在英國離開歐盟之前,這個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脆弱性增加。英國央行總裁卡尼長期以來一直警告稱,不要讓英國經濟“依賴陌生人的善意”。
- 8-17· 約翰遜或提前宣布英國硬脫歐?工黨吁發起不信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