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曼實驗室工程有限公司2025-06-20
為高精度電鏡打造穩定環境,防震改造是重中之重,需多維度著手:選址與基礎隔離是首要環節。實驗室應遠離主要交通干道、大型設備(如空壓機、離心機群)、電梯井、水泵房等明顯震源。理想位置是建筑底層或地下室,但需評估地下水位和周邊振動。很有效方案是建造單獨于建筑主結構的“房中房”或專門防震臺/地基。這通常意味著在實驗室地面下深挖,澆筑單獨的大型混凝土基座(質量塊),并通過高性能隔振器(如高阻尼彈簧、空氣彈簧)與建筑地基完全解耦,切斷地面傳來的中低頻振動(如腳步、車輛)。環境振動控制需精細化。空調系統需改造,風管需加裝柔性連接和消聲器,避免氣流脈動和風扇振動傳遞。精密設計的單獨HVAC系統常被采用,其風機和壓縮機需遠離電鏡室或置于單獨隔振基礎上。室內照明宜用直流電源減少頻閃干擾。內部微振動源管理同樣關鍵。人員走動是重要干擾源,需規劃專門通道,可能需鋪設高阻尼地墊。輔助設備(如循環冷卻水機、真空泵)必須放置于室外或單獨隔振間,并通過柔性管道連接。實驗臺自身也需配備被動或主動隔振平臺。結構加固與模態分析必不可少。需評估建筑結構固有頻率,避免與常見環境振動頻率(如幾Hz到幾十Hz)共振。可能需加固樓板或墻體增加剛度。改造前后必須使用精密振動傳感器進行環境振動評估(VC-C或VC-D標準),并依據數據優化方案。整個過程是系統工程,需結構工程師、聲學振動專業和設備供應商緊密協作,目標是使電鏡所在位置的振動水平遠低于其敏感閾值(通常要求優于VC-C級)。
本回答由 深圳市科曼實驗室工程有限公司 提供
深圳市科曼實驗室工程有限公司
聯系人: 李經理
手 機: 13689596225
網 址: http://www.komanlab.com.cn/